玉茗青禾兴疆行丨深耕“行走的大思政”谱写民族团结育人新篇

2025-07-12 01:43 阅读
赣东学院倪丽容

    7月10日,赣东学院“玉茗青禾兴疆行”社会实践队在新疆阿克陶县阿克陶镇学校持续开展推普支教活动。实践队结合前期调研收集的学生需求,精心设计摄影基础与诗词朗诵两门特色课程,将临川文化种子播撒在帕米尔高原,以语言为桥促进民族文化交融,以镜头为笔定格新时代青年担当。

镜头里的“思政课”:用光影讲好家乡故事

孩子们观察相机
孩子们互相拍摄照片
维族学生托合提古丽拍摄

    “同学们看,这张照片里的雪山为什么这么壮观?因为运用了‘三分构图法’突出主体……”在摄影基础课堂上,实践队员倪丽容从相机功能、参数调节到构图技巧,系统讲解摄影知识,让孩子们打开了“神奇的盒子”——相机。光圈、快门速度、感光度这些晦涩的词语,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手把手教学,变得简单、有趣。课堂特别设置了“发现家乡之美”版块,鼓励孩子们用镜头捕捉校园风光、同学的笑脸、家乡的新貌,在光影变幻中感受新时代边疆发展成就。课程将专业技能培训与爱国主义教育深度融合,让孩子们在提升审美素养的同时,厚植“建设美丽家乡”的责任担当。

团队成员为孩子们介绍临川诗词

诗词里的“文化根”:让临川风韵浸润童心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的《元日》在课堂上被反复吟诵,朗朗书声淌过岁月的长河,在空气中悠悠回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的旋律通过《经典咏流传》曲目悠扬传唱,先秦时期的风雅韵味,萦绕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诗词学习朗诵课上,实践队员刘欣以临川文化为切入点,通过“诗词讲解+情感朗诵+歌曲学唱”三维教学模式,让孩子们在平仄韵律的交织中,在平仄韵律中触摸中华文化跳动的脉络,感受着千年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维族学生拍摄集体照
用照片留下师生深厚情谊

石榴籽的“同心圆”:以推普支教铸牢共同体意识

    “玉茗青禾兴疆行”社会实践队将临川文化中的“兼容并蓄”精神与新疆多元文化特质相结合,创新设计“翻转课堂”“情景对话”等互动环节,通过“文化浸润+实践育人”双路径,在摄影课里指导构图描述、诗词课中纠正发音和语调,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既为边疆教育注入优质资源,更让青年学子锤炼党性修养,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青春动能。

全体合照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