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铁算盘”社会实践队走进万安县田北画村
7月2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院“铁算盘”实践队深入田北画村,实地探寻乡村文化底蕴,沉浸式领略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焕发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昔日“空心村”
田北画村位于吉安市万安县高陂镇高陂村,十年前,这只是万安县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村落。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严重,三分之一的房屋常年空置,村道泥泞不堪,雨天一脚踩下去能没到脚踝。村民们守着几亩薄田,靠种植水稻、油菜等传统作物为生,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
田北村并非没有文化底蕴。这里自古有“耕读传家”的传统,村民们农闲时喜欢在灶台、门板上画些花鸟鱼虫,但这些民间绘画技艺仅限于自娱自乐,从未被视为发展资源。
用画笔“唤醒”沉寂的村庄
为了解田北画村的转变,队员们采访了田北画村的领头人——罗晓青,在采访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早年在外做生意的他,2012年毅然返乡,面对凋敝村落与闲置农房,萌发以绘画兴村的构想。他自掏腰包建立农民画创作室,动员村民学画,并于次年推动“农民画振兴计划”,首创“创作—展示—培训—写生—销售—旅游”六位一体产业模式。
罗晓青通过引入非遗教学提升技艺水平,开发20余款文创产品拓宽市场,搭建高校写生基地与文旅研学平台,带领田北村实现从“空心村”到“中国农民画之乡”的跨越,更推动农民画入选省级非遗名录,绘就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
乡村振兴的样板
实践队步入田北画村,艺术与乡土的气息扑面交织。白墙黛瓦间,农民画墙绘跃动眼前:金黄麦浪、民俗欢腾……笔触质朴,满溢着村民对家乡的深情。展馆内200余幅作品,将传统农耕与现代乡村生活融于浓烈色彩,彰显深厚文化底蕴。据了解,万安县政府联合江教传媒以农民画为主题定位,共同把田北画村打造成综合实践示范营地。现在的田北画村营地,拥有大量智能与高端装备,设有木工坊、烘焙室、多功能演艺厅,精品农民画展览馆、沙画馆、大型丛林真人CS等室内外实践区域。这个村落焕发新生:写生基地吸引学子云集,研学实践精彩纷呈,艺术从“装饰”变为“引擎”,驱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田北画村的转变向“铁算盘”实践队生动展现了乡村振兴的关键——激活“人—文—业”共生动能:守文化之根铸就乡村底蕴,兴产业之魂激发发展活力,聚人心之力凝聚前行共识。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经济管理与法学院“铁算盘”实践队将带着这份来自田北画村的鲜活启示,在未来的学习与实践中,持续关注乡村发展、传播乡村故事,努力成为乡村振兴的见证者、记录者与传播者,让更多青年力量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绽放青春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