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航科院学子三下乡:资溪沃野育希望,青春实践谱新篇
#暑期“三下乡”#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
乡村这片承载着深厚情感的土地,是亿万民众的心灵港湾和生活根基。2025年7月,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暑期“三下乡”逐梦资溪社会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前往资溪县排上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队员们怀揣青春理想,扎根田间地头,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田间践初心,土地育情怀
实践队深入排上村玉米种植基地开展实地调研学习。实践队队员们走进田间地头,虚心向当地村民请教玉米种植技术要领,系统学习了玉米种植全流程知识。在村民指导下,实践队队员亲身体验翻土整地、精准播种、科学灌溉等关键环节。在灌溉过程中,实践队采用人工输水链的方式,通过默契的接力协作,将水渠水源高效输送至田间,提升了灌溉效率。通过实地调研,实践队深入了解到玉米种植产业作为排上村支柱产业的重要地位,其规模化、科学化发展对促进当地农业经济提质增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发挥着关键作用。

此次玉米种植实践活动拉近实践队与土地的距离,让实践队队员们不再是土地的旁观者,而是成为了深度参与其中的实践者。在田间地头,实践队队员锤炼了实干本领,更在与土地的深度对话中厚植了“三农”情怀,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葡园学农事,助农显初心
实践队走进葡萄种植基地,在基地负责人的带领下,实践队队员们认真聆听果农讲解葡萄种植技术要点,亲身体验农事劳作,协助完成清理枯枝和成熟采摘工作,切身感受现代农业生产的精细化要求。同时,实践队与果农深入交流,细致询问种植规模、产销模式及产业发展的实际困难,并表示未来将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业”的创新路径,通过电商直播、新媒体推广等方式,帮助农户拓展销售渠道。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实践队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更增强了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实践队队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为新起点,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书写人生华章。
悟“两山”理念,践生态新篇
走进“两山学院”生态文明建设展示厅,实践队队员在讲解员的引导下,通过数据展板和影像资料,系统学习资溪以生态立县的战略,了解到当地森林资源保护、生态旅游开发及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的实践成果,明晰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动能的路径,深刻领会“两山理念”,认识到生态保护是可量化、可持续的发展引擎。

此次实践活动深刻体现了理论对实践的重要支撑作用。实践队队员们通过系统学习“两山理念”及资溪生态发展战略等理论知识,这种理论与实践的交融互鉴,为深化理解乡村产业与生态的关联提供了思想指引。
新时代中国青年把基层作为最好的课堂,把实践作为最好的老师,将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在磨砺中长才干、壮筋骨。逐梦资溪社会实践队将始终牢记嘱托,积极响应时代召唤,紧跟国家前行步伐,在资溪这片热土上,带着文化、科技、卫生等知识,投入到火热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唱响“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时代强音。 (李紫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