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学院理学院“五理青年”服务队开展红色文化宣讲活动

2025-07-14 09:39 阅读
网友206420

为引导青年学子传承革命精神,推动红色文化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2025年6月25日上午,九江学院理学院“五理青年”社会实践服务队联合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湓浦街道湓浦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同邀请抗美援朝老战士夏子贤爷爷开展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抗美援朝精神”为主题的红色文化宣讲活动,以红色文化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为契机,通过老战士夏爷爷的亲身经历引导青年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感悟责任担当,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图为夏老做抗美援朝精神宣讲。 宁婉祺 供图

活动伊始,在夏子贤爷爷的自我介绍中,谈到了他是湖南攸县人,今年92岁,是一名光荣的党员退休干部。夏老在1951年6月20日参军入伍,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的一名战士,并义无反顾地奔赴抗美援朝战场,为保家卫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夏老用颤抖的声音讲述着朝鲜战场上的亲身经历。他回忆道:“那时候,我们缺衣少粮,武器落后,但战士们心里都憋着一股劲——绝不能允许任何敌人跨越我们的防线。” 我们的志愿军在武器装备、粮草配备远不如敌军的形势下,凭借顽强的信念以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奉献精神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当提起牺牲的战友时,夏老眼眶泛红,沉默良久才继续说道:“很多战友都倒下了,有的连名字都没留下……”

说到动情处,他声音哽咽:“正是国家的支持和人民的拥护,让我们在最艰难的时刻也能坚持下去。”当时,国家派出慰问团奔赴朝鲜慰问前线的战士们,著名现代小说家舒庆春与中国当代作家魏巍便是其中一员。此前,《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了魏巍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从此,志愿军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最可爱的人”。舒庆春回国后,特意根据此次赴朝慰问团访问经历写了《无名高地有了名》这本书。

图为夏老做宣讲,服务队队员认真聆听。 宁婉祺 供图

在讲述战斗经历后,夏老说:“国家不强大就要被欺负,没有国就没有家”,让在场的青年学子们深刻理解到国家与个人前途命运的关联。同学们仔细聆听、认真记录,想要把这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红色基因深深刻入自己的精神血脉。

图为夏老与“五理青年”社会实践服务队合影。宁婉祺 供图

此次宣讲是红色精神代代传的生动课堂。当夏爷爷哽咽的说出那句“我爱我的国家”时,在场的实践队队员无不敬仰动容。夏老用一生践行着爱国与奉献,以默默耕耘、倾尽全力的奉献精神,为“五理青年”铺就精神传承之路,让年轻一代进一步理解和感悟到了抗美援朝精神的价值与内涵。“五理青年”社会实践服务队队员们将以夏爷爷等老一辈传承下来的革命精神为灯塔,大力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把志愿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信念化作实践中攻坚克难的勇气,将“有国才有家”的朴素真理融入每一次服务社会、担当责任的行动。此次红色文化宣讲活动让实践队队员们的爱国情怀在走访调研、志愿帮扶中深深扎根,他们将以青春之朝气续写家国担当,让红色文化如抗美援朝志愿军精神般,在新时代持续熠熠生辉,照亮更多的人不畏困难,砥砺前行。(通讯员 王燕 张靖宇 黄晶晶)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