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学院信工学院实践队开展“数字赋能,茶乡振兴”主题活动
(作者:程艺)2025年7月,景德镇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数智茗流·‘E’路茶香”实践团,在指导老师带领下深入浮梁县韩源村、寒溪村等产茶村落,以专业所长助力茶乡振兴,用青春足迹书写“三下乡”答卷。为了更好地展现团队风貌,实践团还精心定制了统一服装,并设计了独特的队徽(已申请外观专利)。队徽以一片翠绿的茶叶为主体,叶片上印着团队名称“数智茗流”,同时融入了代表数字科技的二进制代码元素,寓意着团队将数字智能与传统茶产业紧密结合,为茶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韩源寻茶:从青叶到醇香的蜕变
初抵韩源村,实践团便与村支部对接,探访乡村振兴产业基地。在茶产业基地,队员们见证了茶叶从鲜芽到成品的全流程蜕变,与村支部工作人员探讨提升浮梁茶品质、拓展销路的路径。茶厂内,村民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茶厂外,风吹茶园如绿海翻涌,茶香沁人心脾。

队员们亲身体验采茶与制茶,从摊青、杀青到揉捻、干燥,每道工序都藏着老手艺的智慧。“一片茶园养活全村人”,茶工们的话语里满是对茶叶的热爱。为助力茶旅融合,团队还紧锣密鼓开发微信小程序,通过拍摄百余张素材、手绘Q版地图,打造“浮梁茶园导览”“虚拟打卡”等功能,让云端茶乡触手可及。


寒溪绘卷:科技与温情共筑振兴路
7月4日,实践团走进寒溪村,开启多维实践。在产业调研中,队员们分组与茶农深谈,记录种植销售数据;考察现代化茶厂,见证机器采摘、智能加工的高效变革,并与茶商碰撞出“科技+传统”的营销新思路。

村里的孩子们迎来特殊课堂——队员们化身老师,用趣味编程、绘图软件带孩子们走进数字世界,折纸飞机、玩互动游戏,让笑声洒满村落。针对老年群体,队员们走村串户,用方言讲解反诈知识,结合案例教老人识别骗局,筑牢“银发防护网”。此外,大家还主动清理茶园垃圾,让绿意更显生机。



深度调研:千年茶香的新未来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白居易笔下的繁盛,如今仍在延续。7月3日至9日,实践团通过探访非遗工作室、对话茶商、走访茶农、开展问卷等方式,深挖浮梁茶的文化与潜力。

在非遗传承人王永峰的工作室,队员们目睹严苛的制茶工序,感悟“形美色艳”的选茶标准,更体会到老手艺人对传承的期盼。与“浮红1915”直营店程掌柜交流时,双方聚焦品牌宣传与市场开拓,碰撞出诸多创新想法。


实践团还走进多个茶村,听茶农讲述采茶季的辛劳与丰收的喜悦;在景区开展问卷与品茗活动,813份线上问卷显示,多数人初识浮梁茶后兴趣浓厚。队员们将整合调研成果,形成实践报告提交当地部门,为茶乡发展献策。


从韩源的茶香弥漫到寒溪的笑语飞扬,从数字赋能到文化挖掘,景院信工学子用专业与热情,让科技之光照亮茶乡振兴路。未来,实践团将持续以“数智”力量助力浮梁茶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让千年茶香飘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