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巾口棺材山抗战英灵祭

2025-07-14 14:21 阅读
熊柏霖(


维今日,心香遥祭,告慰武宁巾口棺材山巅忠魂。
此山无名,因尔等热血而重逾泰山;此山有名,“棺材”豺狼觊觎之途,竟成尔等血肉国门!五百七十八米,非为巍峨,却因四载烽烟、千回死战,刻入民族骨血,永为标高。
犹记:1938年烽烟起,李玉堂、王陵基部以身为盾,阻敌南进。全团殉国,血染山岩——中华脊梁,硬过磐石!
1939年春,毒雾九日,噬骨钻心。73军、8军将士咳血冲锋,溃烂死战,终令日寇47联队覆灭!血色胜利,山河同泣。
1940年夏,邱仲丕将军孤军守绝峰,三日三夜。终剩一人,倚断枪,浴血立。此山,从此懂了“不屈”二字!
1941年,号角破晓,30集团军踏焦土登峰。弹痕累累的岩石作证:侵略者,永越不过中国人骨气筑起的防线!
今朝,西海碧波依畔旧战场,然青苔石垒记,掩体焦土铭——汉阳造的火光,曾刺破民族至暗长夜!锈蚀弹壳,犹是热血凝固的勋章。
英灵在上:七秩风雨过,山下稻浪千重。人间安宁。华厦幸福,如您所愿!
且听,风过山林如低语:后世子孙,永志不忘!无名英烈,此山即尔等不朽丰碑!
魂兮归来,享此心香。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尚飨。
诗赞:青松护石碑,弹啸似相随。碧血凝焦土,残阳照古陂。忠魂昭日月,浩气动旌旗。千载江山固,长存铁骨诗。
(熊柏霖供稿)

武宁巾口棺材山实景
抗战示意图景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