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安义古村:岁月遗珠,赣鄱古韵
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们一同踏入南昌安义古村这片充满历史韵味与独特魅力的土地。安义古村坐落于南昌市安义县石鼻镇境内,距离南昌市区约六十公里,宛如一颗隐匿于尘世之外的明珠,静静散发着历经千年沉淀的光芒,就像是古诗《桃花源记》的鲜明写照,吸引着无数游客慕名而来。接下来有我为大家介绍这个世外桃源之地。
一、历史典故
安义古村的历史由来据说可以追溯至那遥远的唐朝时期,据说当年有一户姓黄的人家,为了躲避常年的战乱便携带家眷辗转各地不断地寻找僻静安全之处。直到某一天,他们在无意中邂逅了当时的安义,顿时便被它所拥有着的美景所折服,遂在此筑屋定居,繁衍生活,由此开创了安义古村的历史。
而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延续与文化传承,如今的安义古村早已成为了一座千年古村,在村庄内遗留有大量的古屋、古树与古井,向你展示着这座古村的过往辉煌。
二、千年古村群
如今的安义古村,主要由罗田、水南以及京台三大古村落组成,而各大古村所拥有着的美景也是不尽相同,可谓是各有千秋。
1、罗田村
罗田村,是安义古村群中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村落,素有“长寿村”“赣商文化村”的美誉。踏入罗田村,仿佛穿越回了繁华的明清时期。古街两旁,林立着一排排徽派风格的古建筑,白墙黛瓦、马头墙高耸,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古朴典雅,身穿明清时期的战国袍,站在街巷里,独有一番类似于“仙灵奇侠传”中龙葵的神韵。那精美的木雕、石雕、砖雕随处可见,或刻画着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栩栩如生;或讲述着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引人入胜。每一处雕刻都凝聚着古代工匠的心血与智慧,彰显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该村均为黄姓,传为祝融帝后裔。民谣有云:"小小安义县,大大罗田黄。"足见罗田黄家名声之大。该村乃当年香客赴西山万寿宫朝拜许真君的必经之地,帮店铺比肓,商贾云集,称一时之盛。
在罗田村的中心,有一口古井,名为“寿康井”。此井水质清澈甘甜,四季不涸。关于这口井,也有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村里突然爆发了一场严重的瘟疫,许多村民都染上了疾病,生命垂危。正当大家陷入绝望之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出现在村口。他手持拐杖,在村中转了一圈后,停在了现在寿康井的位置,告诉村民们,此处地下有一股清泉,只要挖掘出来,饮用泉水,便可治愈瘟疫。村民们半信半疑,但还是按照老者的指示挖掘起来。果然,没过多久,一股清泉喷涌而出。村民们纷纷饮用泉水,不久之后,瘟疫奇迹般地消失了,村民们也恢复了健康。为了感恩老者的救命之恩,同时也为了祈求健康长寿,村民们便将这口井命名为“寿康井”,并在井边立碑纪念。从此以后,寿康井便成为了罗田村的生命之泉,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村民。
2、水南村
水南村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村民为古罗田村黄氏分支后裔,黄氏宗祠遵循百年传统,传承着家族使命,体现了对家族文化和传统价值观的传承与延续。
该村现存古屋规模宏大、装修考究、雕饰精美,如张勋“辫帅”打工时所出入的古屋、黄氏宗祠、余庆堂等,建筑上的木雕、砖雕工艺精湛,寓意深远,像“百福图”等堪称艺术佳作。周边自然景观宜人,有花田喜地,春季有油菜花、波斯菊等,夏季有荷花,形成了独特的乡村田园风光,因此这里还是古村写生基地,其古色古香兼具艺术气息的环境,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灵感和素材。
3、京台村
京台村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是安义古村群中历史最悠久的村落。村里有刘、李两大姓,刘姓村民为汉代学者刘向后裔,初唐武德元年迁居此地,李氏之祖则于明初洪武年间由朝廷授封落户于此。
京台村的精美古建筑众多,一进村便能看到始建于唐代元和元年的石牌坊,它是刘姓后人为纪念祖先刘向所建,现为明代晚期重建、清嘉庆二十二年重修之建筑,通高6米、宽2.46米,三间四柱三楼式结构,花岗岩石凿制,柱、枋、梁等构件雕刻有瑞兽、花草及象形文字等图案,雕工细腻、形态生动,匾额上的“绩绍中垒”提示着刘向曾担任过的显赫职务“中垒大夫”。
沿着古道前行,村中央有一座享有“南国第一古戏台”美称的京台古戏台,它自清乾隆十年创建以来,备受欢迎,仅道光十七年就有十几个戏班子来此演出 。该戏台座南朝北,占地面积为86平方米,属砖木结构,通高7.5米,宽10米,深8.5米,其以典雅的艺术造型、精致的斗拱藻井和巧妙的音箱设置而闻名,屋顶上插着三支戟的彩瓶,寓意平平安安、连升三级。
从戏台处继续前行,便可看到散发着浓郁书香气息的曦庐(墨庄),它是典型赣派风格明清建筑,恢宏壮观,三重进五重进主体、天井、厅堂纵横,石刻门楣、雕镂门窗,展现了高超的建筑水平和精湛的雕刻技艺。
京台村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传承。走进刘氏宗祠,左右栅栏门上绘着太极图,两扇大门分别彩绘关羽张飞像,门前高大的旗杆石默默诉说着家族往昔的荣耀,彰显着深厚的家族文化底蕴。而在墨庄之中,浓厚的书院文化扑面而来,这里有教室、先生居室、公子小姐书屋、藏书室以及习练琴棋书画的场所,正厅供奉的孔子画像和摆放的书案,生动展现出当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如今,京台村文化大院更是别具魅力,设有华侨文化馆、民族文化馆、赣商博物馆、汉服体验馆、豫章剪纸馆五大主题展馆,将不同领域的文化汇聚一堂。自 2022 年 9 月安义古村群入选“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后,京台村在文化传承与交流方面肩负起了更为重要的使命,让古老的文化在现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光彩,持续书写着文化传承的绚丽篇章。
三、尝乡土至味,享味蕾之旅
安义古村的美食独具特色,令人垂涎欲滴。
首先要提到的便是安义米粉,这可是当地的一张美食名片。安义米粉选用当地优质稻米为原料,经过浸、滤、煮、榨、晒等多道传统手工工序精心制作而成。其色泽洁白如玉,质地柔韧滑爽,口感极佳。米粉的吃法多种多样,可以煮、可以炒、也可以拌。煮米粉时,将米粉放入鲜美的汤锅中煮熟,再加入鲜嫩的肉片、翠绿的蔬菜、香浓的高汤等调料,一碗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煮米粉便大功告成。那浓郁的汤汁包裹着爽滑的米粉,每一口都充满了鲜美的滋味,让人回味无穷。炒米粉则是将米粉放入锅中,与鸡蛋、肉丝、豆芽、青菜等食材一起炒制,米粉在锅中与各种食材相互交融,吸收了它们的香味,变得更加美味可口。炒制后的米粉色泽金黄,香气四溢,口感丰富,令人欲罢不能。而拌米粉则以其清爽可口的口感深受食客喜爱,将米粉煮熟后,加入适量的酱油、香油、葱花、蒜末、辣椒等调料拌匀,米粉的爽滑与调料的香辣完美结合,给人一种别样的味觉享受。
除了安义米粉,安义瓦灰鸡也是一道不可错过的美食。安义瓦灰鸡是安义县特有的地方良种,因其羽毛呈灰色而得名。这种鸡肉质口感细嫩润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它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据说具有治疗中暑、伤寒等功效。瓦灰鸡可以做成多种菜肴,如瓦罐灰鸡、花椒灰鸡等。瓦罐灰鸡以其独特的烹饪方式而闻名,将瓦灰鸡放入瓦罐中,加入适量的水、香菇、红枣、枸杞等食材,用小火慢慢炖煮。炖煮过程中,瓦罐能够均匀地受热,使鸡肉充分吸收食材的香味和营养成分,炖煮出来的鸡肉鲜嫩多汁,汤鲜味美,让人唇齿留香。花椒灰鸡则是将花椒的麻香与鸡肉的鲜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鸡肉外酥里嫩,麻香四溢,口感独特,别有一番风味。
此外,潦河青鱼块、安义盐菜压肉、安义潽羹、罗丰豆腐、安义乡下泡蛋、安义码头清汤、安逸乡下粽包肉等美食也各具特色,每一道都值得您细细品味。潦河青鱼块鱼肉鲜嫩,腌制入味,是当地餐桌上的常客;安义盐菜压肉将盐菜与猪肉完美搭配,经过腌制和压制,猪肉吸收了盐菜的香味,变得肥而不腻,盐菜也缓解了猪肉的油腻,二者相互融合,口感丰富,香味浓郁;安义潽羹是一种传统的糊状美食,食材丰富多样,有蔬菜、肉类、豆腐等,营养丰富,口感浓稠,味道鲜美;罗丰豆腐选用当地优质大豆制作而成,豆香浓郁,口感嫩滑,无论是做成家常豆腐、麻辣豆腐还是其他豆制品菜肴,都深受食客喜爱;安义乡下泡蛋制作简单却美味可口,将鸡蛋打散后加入调料搅拌均匀,放入油锅中煎制而成,外皮金黄酥脆,内部嫩滑可口,是一道深受当地百姓喜爱的家常菜;安义码头清汤类似于馄饨,但其清汤的面皮薄如纸,肉馅鲜美,汤鲜味美,口感爽滑,在当地已经传承了多年,是安义人喜爱的传统小吃之一;安逸乡下粽包肉则是将糯米和猪肉混合包裹在粽叶中蒸熟,糯米吸收了猪肉的油脂,变得更加软糯,猪肉也在粽叶的包裹下更加鲜嫩多汁,粽香四溢,让人回味无穷。
四、花海盛景,出片胜地
朋友们,南昌安义古村的魅力远不止于此。这里不同季节有不同的花卉绽放,它们或金黄灿烂,或五彩斑斓,共同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花海与古村的古建筑相互映衬,古街、古巷、古井、古戏台等建筑在花海的环绕下更显古朴典雅,而花海也因古建筑的点缀更具文化底蕴和历史氛围,青山、古建、花海共同组成了绝美的田园风光,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身着汉服或简约裙装,以花海为背景,随意一拍便是大片。或站在小径中央,被繁花簇拥;或于花丛旁浅笑,与蝶共舞;或依着古建,让历史与自然在画面中交融。无论是专业摄影师还是摄影小白,都能在此定格绝美瞬间,收获满屏赞誉。并且花海中设有小路,游客可以漫步其中,近距离欣赏各种花卉,感受微风拂过带来的阵阵花香,聆听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的声音,留下美好的回忆。这里还有一年一度盛大的安义古村油菜花节。每到阳春三月,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整个古村便被一片金黄的花海所包围。放眼望去,无边无际的油菜花田如同金色的海洋,微风拂过,油菜花随风摇曳,涌起层层金色的波浪。此外,景区还会举办花海爱情节等活动,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观赏体验。
五、江南盛景,与友邀约
安义古村,就像是一本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历史的故事;又像是一幅绚丽的画卷,每一笔都描绘着自然的美景;更像是一首悠扬的诗篇,每一句都吟唱着文化的韵律。这里的古老建筑、传统文化、自然风光和特色美食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这座古村独特而迷人的魅力。希望今天的旅程能让您对安义古村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也希望您能将这里的美好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感谢大家的聆听与陪伴,期待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