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江南三大名楼之首——滕王阁。相信很多人来到这里都是冲着著名诗人王勃笔下所写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滕王阁序》。也正是因为里面的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使得滕王阁吸引了众多游客。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滕王阁是历史上第29次重修的。最初的滕王阁是建于唐永徽四年,也就是公元653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那大家知道它是谁建的吗?没错,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唐高祖李渊的第22个儿子李元婴所建,当年所见是为了唱歌跳舞、寻欢作乐的用途。那我们现在看到的滕王阁它很新,这是因为在当年滕王阁是被摧毁过的,现在所看到的是在1983年开始建造的滕王阁,它是在1983年动土,1985年动工,1989年竣工的 。所以它并不是古迹,而是一座仿古建筑。(初建、历史)
那我们再来看看滕王阁的建筑风格是什么样的?没错,它是一座典型的仿宋式建筑,大家肯定就好奇了,为什么初建于唐朝建筑风格确实仿宋的。说到这个故事就要提到以为著名的古建筑师,他就是林徽因的爱人——梁思成!梁思成他不仅是著名的古建筑师,也是民国时期,中国营造学社的主任。当年梁博士要去广州召开营造学社的一个会议,需要途径南昌。他要来南昌的消息不胫而走,被当时江西省政府的建设厅厅长杨绰庵知道了,杨厅长当年是梁启超先生的学生,而梁思成是梁启超先生的儿子,那老师的儿子来到了南昌,可不要宴请一番。于是杨厅长就请梁博士到前面大士院吃饭,吃完饭后两人一同在江边散步,走着走着就来到了滕王阁的废墟,杨厅长不禁感叹:梁博士你看,这是当年滕王阁的废墟,如今成为了日本人养马的地方。梁博士看到一片废墟的滕王阁心里百感交集,他哪里不知道这里是江南三大名楼、西江第一楼的滕王阁呢。古话说吃人嘴软,梁博士哪里不知道杨厅长带他来这里的目的呢,于是梁博士连夜带着他的学生莫宗江,来到滕王阁废墟的每一个角落希望能够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可惜这里除了一块石碑什么也没有。于是他根据了天籁阁里面收藏的《宋阁图》,以及翻遍了宋代著名的古建筑学科书籍也就是《营造法式》画了8副草图。这珍贵的8幅草图后来给到了杨厅长。但是我们知道在民国时期,那个时候我们哪有时间和国力来重建滕王阁呢。好在这8幅草图在新中国成立后来到了江西省人民政府手里,1957年我们江西省人民政府想要重建滕王阁,听到这个消息,梁思成还特意打来电话给江西省第一人省长邵世平同志。他在电话中提到了两件事情,他说邵省长,千万要记得滕王阁要建在两层高台之上,因为最早的滕王阁是建在南昌城城墙之上。别的名楼都叫楼,而这个房子他叫阁,阁有空中楼阁之意,它必须是高大上的。第二个呢他提出了一个建议,当年我画的8幅草图仅仅是描绘了它的形制,那么如果你要重建滕王阁还需要找专门的建筑公司来设计草图。可是我们都知道后来随着大跃进、随着三年自然灾害以及十年的特殊时期,滕王阁重建之事就搁置下来了。直到改革开放之后,1983年我们江西省人民政府才再一次把重建滕王阁提上了日程。后来1983年3月29日在庐山召开了重建滕王阁的会议,可是梁博士在1972年就作古了,当时他的学生莫宗江来到了会议,也提出了他的建议。他说到当年我和老师设计的8幅草图呢是采取了明三暗五的格式设计的,而今天新中国成立快40周年了,改革开放的成绩使得滕王阁周边的高楼大厦一栋一栋拔地而起,滕王阁如果不再建高一点会淹没在群楼之中。所以他建议把明三暗五改为明三暗七的格式。所以我们今天所难道的滕王阁它的总高度达到了57.5m,相当于19层的高度。(仿宋建筑、梁思成故事)
那我们现在来看看滕王阁的形胜之美。首先我们来看到滕王阁的屋顶,滕王阁是典型的重檐歇山顶。可能大家对屋顶没有什么概念。在古代,最高规格的屋顶是重檐庑殿顶。比如北京的故宫。那重檐歇山顶是什么样的呢?首先它是由一个正脊,四个垂脊,垂脊垂到一半的时候要歇一歇,再往四周去延伸。那它就形成了一根正背,八根垂脊,一共九根屋脊。那还有哪些建筑是重檐歇山顶呢,相信大家对天安门城楼很熟悉。天安门城楼就是重檐歇山顶。它是仅次于重檐庑殿顶的高等级的皇家建筑。(形胜之美、屋檐、屋顶)
我们再来看看屋顶的瓦片,它是绿色琉璃瓦,是仅次于黄色琉璃瓦的高等级瓦,在屋檐上还有许多的仙人奇凤和神兽雕刻,这都表明了滕王阁是一座高规格的皇家建筑,无比高大雄伟。
接下来我们看看滕王阁的几块牌匾,首先是那块蓝色底的九龙匾。这是滕阁的匾额。它是滕王阁第一任处长也是著名的书法家宗九齐先生曾经把苏东坡抄写滕王阁序中的这三个字,把它放大了100倍。就变成了我们滕王阁的匾牌,这块牌匾呢它不是提名匾而是集字匾。(第一块牌匾)
东引瓯越,这是唐朝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所写的。它的意思是指滕王阁的地理位置和朝向,它坐落在江西的南昌、这是吴头楚尾之地。它也是坐西朝东的,所以它的东面面对的是浙江瓯越指浙江福建之地。西面是控蛮荆,背后就是湖南和湖北。(第二块)
江山入座,是清朝初年顺治到康熙年间江西的巡抚蔡士英所题写的,因为滕王阁在清朝一共重修了13次之多,那么这次是在蔡士英手上所题写的,所以他为滕王阁写下了江山入座的匾牌。(第三块)
瑰伟绝特。它号称天下第一草书匾,一般匾额多采用隶书、楷书等字体,目的为达到庄严凝重的效果。而以狂草入匾,实属罕见。那它的意思是赞美我们的滕王阁,瑰丽雄伟、绝无仅有、风格独特。它是唐代书法大师怀素的狂草,出自韩愈的《新修滕王阁》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第四块)
那接下来就请随我一起走进滕王阁,那为什么叫滕王阁呢?刚刚我们提到了滕王阁最初是唐太宗李世明的弟弟李元婴所建,当时他的封号是滕王所以取名为滕王阁。整个滕王阁采用的是明三暗七的格式,什么意思呢?就是从外面看它是三层带回廊式建筑,但里面却又七层。现在我们在我们面前的这些台阶一共有89层,这是为了纪念滕王阁在1989年完工。现在我们就登楼了。(台阶)
楼梯一上来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幅对联,对联上写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几个字是不是似曾相识呢?没错它就是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在1964年亲笔书写的。走过这里我们现在就要进楼了。(对联)
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一楼,这个地方就是当年王勃参加宴会写下千古第一骈文《滕王阁序》的地方。真可谓是张灯结彩好不热闹,妥妥的大型party。那我们来看到这宴会上都有谁,首先坐在中间那个位置的就是闫都督闫伯屿,在它的左手下方的这位就是他的女婿吴子章,当时闫都督举办这次宴会其实是有私心的。就是为了凸显他的女婿吴子章的文采。提前让他的女婿写好一篇序文,然后当做即兴发挥。谁知道,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这个人是谁能,就是坐在最角落的这位全场最靓的仔——王勃。王勃可以说是奇才,他6岁就能够出口成章,9岁就能够给汉书的注释挑出一堆的错误,14岁上书当朝宰相,一针见血的指出当时朝政的矛盾,16岁时高中进士,是那时候最年轻的朝廷命官。唐高宗非常欣赏他的才华,让他给沛王做侍读。这本来可谓是一片光明,可是命运给他开了一个大玩笑。后来因为一篇骈文《斗英王鸡》,被贬出京城。再后来因为私自杀了一个朝廷逃犯下了大狱,秋后问斩。后来因为唐高宗大赦天下,又被放了出来。王勃的命运啊就如他自己写的那样时运不济、命运多喘。放出来以后他想着去看望自己的老父亲,后来在经过洪州也就是现在的南昌受到了闫都督的邀请来参加了这次滕王阁的宴会。在宴会上洋洋洒洒写下了这篇千古骈文,一共773个字,用了46个典故、29个原创的成语,真可谓是一大奇才。(一楼)
接下来我们一起去二楼看一看人杰厅,这里取自滕王阁序当中的人杰地灵。这里又一幅非常大的壁画,这一幅壁画长23.9m,高2.55m。画面上都是江西的人文才子,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比如说这边有两个人,就是诗当中写的徐孺下陈蕃之榻中的徐孺和陈蕃了。江西历史上曾经辉煌过1000多年,在宋朝时期有满朝文物半江西之称。如宋代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唐宋八大家江西就有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还有宋代中国著名的学者朱熹、陆象山,宋代最大的师派江西师派创始人黄庭坚,诗词作家晏殊、杨万里,民族英雄文天祥,著名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还有科学家宋应星,著名的工程师詹天佑,都是诞生于江西,江西这个地方真不愧是人杰地灵。(二楼)
接下来我们一起前往三楼,三楼放了一些戏服与乐器。这里有一幅临川梦壁画,取材于汤显祖在滕王阁排演牡丹亭的故事。(三楼)
接下来我们在去到四楼看一看,这里跟二楼是对应的,叫做地灵厅。江西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称。我们身后呢有一幅巨大的壁画,画的是我们江西的山山水水,像庐山、三清山、龙虎山、井冈山还有江西著名的鄱阳湖。在四楼还有一个特别值得看的地方。就是滕王阁历代兴废的投影,滕王阁呢也是命运多喘,屡毁屡建,一共建了29次,每一次重建的样式都不一样,在这里就展现出了滕王阁每一次重建的历程。(四楼)
接下来我们一起去五楼看一看“天下第一寿”,五楼是滕王阁最佳赏景的地方,首先我们来看到右手边有一个屏风,这就是“天下第一寿”,这个寿字是光绪皇帝亲手所书写的。因为滕王阁在古代是九九重阳登高祈福的地方,所以在这个“天下第一寿”的对面也有一个屏风。这个屏风上面有100个福字,被称为“百福屏”。这是缅甸的花梨木所雕刻的,上面有100个不同字体的福字,所以形成了福寿双屏,寓意福气满满,寿比南山。(五楼)
接下来我们到观景平台来看看王勃笔下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下面这条河就是江西的母亲河——赣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