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娄底市委原书记“落马”背后
龚武生(资料图)
大江网/江西头条客户端讯 记者沈冠楠报道:11月2日,据湖南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湖南省委批准,湖南省纪委监委对娄底市委原书记龚武生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大江网记者了解到,龚武生于2020年5月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一个月后,曾接任其担任娄底市委书记的李荐国也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相继落马。而此前曾在娄底相继担任纪委书记、副市长的岳阳市委原书记刘和生也于2020年4月被查。
为何被查?
与不法商人勾结、纵容亲属插手工程项目敛财
据通报消息,经查,龚武生严重违反政治纪律,搞政治攀附,与多人串供、向组织提供虚假情况,对抗组织审查,搞迷信活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纪律,违规收受礼金;违反组织纪律,不如实报告个人房产情况,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调动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违反廉洁纪律,利用职权为亲属在工程项目承揽方面谋取利益,纵容、默许亲属利用其职权及职务影响谋利;违反工作纪律;违反生活纪律;长期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工程项目承揽、职务提拔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龚武生身为党员领导干部,背弃初心使命,目无党纪国法,贪欲膨胀,滥权妄为,与不法商人勾肩搭背、沆瀣一气,帮助、纵容亲属插手工程项目敛财,搞家族式腐败,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等有关规定,经湖南省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湖南省委批准,决定给予龚武生开除党籍处分;按规定取消其享受的待遇;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受贿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随案移送。
“落马”背后:
曾主政娄底4年多,“落马”后一个月接任者也被查
公开资料显示,1956年8月生的龚武生是湖南永州新田人,1975年4月参加工作,198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08月,任共青团零陵地委副书记;
1988年1月至1989年12月,龚武生任双牌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1989年12月至1997年3月,历任道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县委书记;成为县委书记时,龚武生时年36岁。
1997年3月至2011年12月,龚武生历任永州市委常委、秘书长,市委副书记,市委副书记、市长;
2011年12月,龚武生结束了在家乡永州十余年的执政生涯,来到湖南娄底任市委书记,自此揭开了其在娄底主政4年多的序幕。
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龚武生历任湖南省委副秘书长、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20年5月,龚武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湖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大江网记者注意到,在龚武生落马后仅一个月,曾接替其担任娄底市委书记的李荐国也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相继落马。而此前曾在娄底相继担任纪委书记、副市长的岳阳市委原书记刘和生也于2020年4月被查。这意味着,3个月中,曾在娄底主政或担任要职的三位“高官”接连落马。
主政娄底期间
“社会资本收购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一事曾引舆论风波
2016年7月,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职工反对社会资本收购的消息引发网络风波,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关注报道。
大江网记者查询相关媒体报道了解到,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前身是由涟源钢铁集团所有的涟钢医院。2011年,在要求剥离社会职能的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涟源钢铁集团与娄底市政府签署协议,由集团支付9800万的移交资金,将涟钢医院转交娄底市政府,更名为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3年底,职工通过非正式渠道得知政府要帮助众一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众一”)收购第一人民医院。据职工反映,根据调查,“众一”原是一家位于江西的矿业企业,后来在娄底市涉足房地产,并没有相关医疗管理行业的背景。据公开报道,2013年7月26日至27日,市委书记龚武生赴深圳众一控股集团总部考察,就众一国际健康城项目展开实质性洽谈。彼时,据媒体报道,一份娄底市政府、娄底市万宝新区管理委员会(甲方)与众一控股有限公司(乙方)签订的合同明确提到:“甲方支持乙方收购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
由于职工抵制激烈,众一收购第一人民医院一事搁浅,直至2016年5月份医院开始自查和评估资产。医院职工认为,众一收购一事在以相同的方式卷土重来。
该年7月,有媒体到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现场,看到该院院子中仍悬挂着职工表达意见的横幅。这些横幅上写着“全院职工团结起来,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堂堂正正做医院主人,坚决不做资本家的走狗”等标语。
2016年7月31日,娄底市政府发布新闻通稿,称目前开展的只是第一人民医院引进社会资本“创三甲”和扩建前期准备工作,尚未到需要职工参与的阶段,有关方案的制订及资产评估等工作亦尚未完成。
同年7月29日,一篇名为《娄底龚武生力荐有‘犯罪前科’煤老板改制医院被围观》的帖文在天涯论坛发布,将矛头直接指向时任娄底市委书记的龚武生,直言龚武生选择一家煤老板开发商主导改制而放弃央企和有实力企业背后的暧昧之举让当地干部职工广泛质疑。
相关:湖南永州道县县委书记一职4任“高官”被查
大江网记者了解到,随着今年5月龚武生被查的消息“官宣”后,这一消息引爆了永州街头巷尾的话题。人们又回忆起道县县委书记这个职位。有人立即写出了《永州道县一把手的位置看来烫屁股,四任县委书记接连落马》公众号推文。推文中提到:“昨天下午,我就得知龚武生被查的这个消息,据称被带走的,还有他的老婆等人。另有消息,龚武生被查,与他小舅子有莫大的关联。龚武生,永州新田人,在娄底做了五年的市委书记,在家乡永州做了十几年市委常委,历任市委秘书长、市委副书记、市长。曾被官场中人称其为永州本地势力最大的‘坐地户’。”
早在2009年道县县委原书记易光明被查处,2011年一审获刑17年。2019年8月26日,永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高建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湖南省纪委省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2019年10月,永州市委原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唐湘林被“双开”。2020年5月,龚武生又被查,细数下来,道县县委书记这一职位上就有了四任“高官”被查。
据悉,龚武生、高建华、易光明、唐湘林四人都曾任道县县委书记。其中后三人工作交集很深,高建华当县委书记,易光明是县长、唐湘林是县委副书记;高建华离任后,易光明接任县委书记,唐湘林任县长;易光明被查处后,唐湘林接任县委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