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资助老人3000元,摆拍后收回2800元
破旧的房屋,昏暗的灯光,老人和小女孩在火塘边吃饭,身旁杂物堆积。主播指着低矮的小屋说:“这是祖孙两人居住的地方……”在某短视频平台,自媒体博主“云南波波”(曾用名:波波善行)展示了大凉山一名老人和小女孩的简陋生活环境,称女孩是老人捡来的孤儿,两人相依为命。不少网友看后,直呼“太心酸”。也有一些网友分析认为,视频的真实性值得怀疑。事实到底如何?
2月16日,记者来到凉山州西昌市马鞍山乡,实地探访了博主视频中出现的村子。当地多名村民确认,此博主的多条视频内容都是“导演”的,他还曾向村里的老人借钱来摆拍“发钱”的视频。其中一条视频里,博主自称“资助”一名老人3000元,但视频拍完后,又收回了2800元。
01
村民:“他曾找我借钱拍的视频”
在“云南波波”曾用名“波波善行”的账号中,发布过他给老人发放现金资助的视频。“这个2000元我送给那个孤儿,然后这个3000元你就拿着,过两天给孩子上学时候用……”视频中,博主将“好心人资助的3000元现金”交给旁边的老人,叮嘱她要把钱放好。而视频的文案则写着:“已经安排好,感谢大家支持”。
在马鞍山乡马鞍村,记者见到了视频中的老人,黑木婆婆。
据老人回忆,当时,博主确实给了她3000元现金,但视频拍摄完后,对方收回了2800元。
黑木婆婆说,此前,这名小伙子曾多次到过她的家,其间,确实有送过衣服、方便面、橘子。但由于语言不通,她并不能听懂对方说的话,沟通要靠她的孙子来翻译。
“第一次来的时候,他还找我借了400块钱,说拿来拍视频。”黑木婆婆说,“我还担心他不把钱还给我,但拍完视频,他就把钱还了。”
02
祖孙两人蜗居破烂小屋?
村民肖婆婆也是视频主角之一,顺着一条小路,记者来到一间破旧的小屋。这就是博主在直播中,提到的祖孙两人蜗居的破烂小屋。但其实,肖婆婆称,这间屋子是她家的生产用房。为了方便去地里劳作,大家会将常用的生产工具,都放到生产用房中。“这间屋里没有电,也没办法住人。”随后,肖婆婆带着记者来到了她的家中。明亮的电灯,干净的床铺,冰箱里还装满了腊肉。这才是她的家。
据肖婆婆介绍,她没有子女,也就没有孙女。博主视频中的小女孩又是谁?
马鞍山乡马鞍村党支部书记肖伟介绍说,这名小女孩,是博主视频中“村长”的女儿,但所谓的“村长”,只是村民张某。
张某说,之所以答应配合直播,是因为那名小伙子告诉他,可以资助女儿直到上大学。后来,在知道博主拍摄的视频有问题后,他提出让对方删除相关视频,并且拒绝了对方提出的“资助”。
03
小女孩因没户口没能上学?
“云南波波”还曾发布过一对姐弟的视频。视频中,姐弟两人每天上山背柴,平时只能吃土豆。而且姐姐因为没有户口,虽然成绩很好,但只能在家中放羊,让评论区中不少网友直呼“太可怜”。
2月16日,在西昌市巴汝镇某小学,记者见到了视频中的小女孩阿依(化名)。阿依说,视频中的不少内容,都是“一名叔叔”教他们姐弟两人摆拍的。
博主曾在文案中表示,姐姐阿依因贫穷和没有户口而未能继续上学。“平时只吃土豆,还让我弟弟假装哭,这些都是那个叔叔教我们的。”阿依说,这名叔叔告诉她,要是能拍视频,就能够得到衣服和钱。对方曾给过姐弟两人500元,视频拍摄结束后,又收回了其中300元。
对于姐弟两人不能上学的说法,阿依的老师陈老师觉得很不可思议。他说,阿依姐弟两人1到4年级都在当地村小就读,5年级时转入该校,目前正在学校就读,并没有出现过辍学的情况,且姐弟两人都有对应身份证号和学籍证明。
据了解,目前,凉山州相关部门正在对“云南波波”及相关事件展开调查和处置。
04
编造故事实为博眼球赚流量
一些博主借去贫困地区,支农、支教,摆拍博流量翻车的,以往有不少案例。一个套路就是,把情节编造得越离谱越好,越穷越惨越会受到舆论关注,本质就是造谣博眼球。
在2021年10月,有媒体报道,为了博取眼球,竟然有人抹脏小朋友的脸,故意在闲置房屋前,摆拍所谓的“凉山儿童贫穷无助”视频。并恶意传播收获流量,资料显示,短短时间,该视频就获得转发和点赞,10万+和评论3.5万+的传播量。和此则新闻类似,也是当地进行调查,发现并不属实。后来,当地公安机关依法传唤发布虚假不实视频的吕某,要求其公开道歉,删除相关虚假视频。
去年,自媒体博主“笑宝来也”,也发布捡废瓶子女孩阿月的视频。
视频中,阿月自述已经走了一个半小时,并且每天放学后都捡废瓶子,卖钱交学费。随后,视频博主开车将阿月送到家门口,并给了她一些饮料和100元钱。
后来据阿月的姐姐曲比阿果称,“拍摄视频那个人过来跟妹妹说,以后妹妹的学费都由他来交,然后给了妹妹100块钱和一些饮料。”曲比阿果告诉记者,“视频是按照那个人的意思拍的,说的话也是那个人教的。”
据了解,阿月读书没有学费和学杂费,学校一日三餐也是免费的。
至于借做善事,给孩子发放善款,拍照录像后又收回的种种套路,人们已经见怪不怪了。
对这样恶意造谣的行为,如果不管一管,如此“低成本大收益”的“好生意”,必然会让人趋之若鹜。对当事人涉嫌违法的行为,有关部门真不能让博主跑了。要依法依规处理,找到当事人,澄清事件真相。网友对这样的内容,也要保持一定的警惕,特别是如果有人借此,收取捐款或带货之类,一定要抱有戒心,以免善心被利用。
再次提醒: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谁也不能妄想打着正能量的幌子“挣流量”捏造事实,颠倒黑白者必将受到严惩!
见习编辑:周馨 审核: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