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上井冈山,再看井冈“红”】井冈山打出三张“特色牌” 红色旅游、研学、培训“火出圈”(图)


大江网/吉安头条客户端讯 记者曾风、周雪莉、曾庆扬报道:一座山,辉映历史;一种精神,照耀未来。聆听红色故事,了解红色历史,感受“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是心中之向往。
2023年,恰逢井冈山胜利会师95周年,大江网记者重上井冈山,看到井冈山上游客络绎不绝,红色旅游、研学、培训“火出圈”。
用活资源让红色旅游“火出圈”
走在井冈山的街头,一辆辆满载着全国各地的旅游大巴驶入红色景点,游客们在重温红色故事中铭记革命历史。
“井冈山风景优美,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第一次来这里深受启发,以后要多带着家人过来玩。”来自湖北的游客说道。
华灯初上,井冈山茨坪天街灯光璀璨、热闹非凡,白天游兴未尽的游客三五成群地来到这里感受多彩夜生活。“无名英雄”“红色军魂”……当地打造的天街夜游将数字化与红色文化交融、新媒体与历史体验互补,为游客带来多维度沉浸式互动光影体验,让红色旅游融入人间烟火气。
为扩大井冈山旅游影响力,今年以来,井冈山精心策划“万名游客上井冈”“百趟专列上井冈山”等40余项活动,利用短视频、达人推送、直播等多种方式加强新媒体宣传。井冈山还将重点推进33个文旅项目,总投资达百亿元,以丰富业态,补足短板,提升旅游核心竞争力,让红色旅游“火出圈”。


井冈山红色培训品牌持续领跑全国
除游客外,在井冈山街头,还有众多前来参加红色教育培训、接受红色文化熏陶的学员。
“我们来这里主要是学习革命先烈不怕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回到工作岗位上,以实际行动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做好本职工作。”来自重庆某单位的学员告诉记者。
为增加红色教育培训的吸引性,井冈山经过多年研究、创造,以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革命先烈人物事迹为切入点,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突破性地将讲述、演讲、对话、独白、情景、朗诵等多元化的形式融入到课堂教学,运用全息成像技术,把革命先辈光辉形象搬到课堂,与学员面对面互动交流,打造“沉浸式”互动课堂。
同时,井冈山强化课程创新,在教学方法上,由原来单一的室内课堂教学形成了现场教学、体验教学、情景教学、访谈教学、红色歌曲教学、专题教学“六大教学模式”,并应用AR视效等技术手段来提升和改善单一的、静态的陈展模式。
近年来,井冈山开拓创新,依托井冈山精神宣讲团、井冈山红色宣讲团、红军后代授课团等传播红色文化组织团体,全年开展宣讲活动300场以上;并加强新媒体推广,做热话题,立体化展示具有井冈山独特魅力的红色教育,让红色培训品牌持续全国领跑。
做大、做强井冈山研学游品牌
参观革命烈士陵园、聆听革命故事、重走红军路……在井冈山的红色景点,随处可见中小学生研学游团队,只见他们认真地看着展柜中陈列的历史文物和文献资料,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红军走过的路上,感受曾经发生在这里的峥嵘岁月。
“此次研学活动很受触动,走进了书本上的‘井冈山’,倾听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我们要继承优良传统,刻苦学习,实现自己的梦想。”来自深圳高二的学生深有体会。
井冈山旅行社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井冈山红色研学游进行得如火如荼,来自全国各地大型中小学生研学游团队纷纷涌向井冈山,组成千人团上井冈山参观学习,开展沉浸式红色研学旅行。自3月份以来,已接待研学团队3万余人次,其中广东方向千人以上研学专列达9趟。
研学旅行,把世界当做课本,把天地当做学问。除了去革命烈士陵园、挑粮小道、黄洋界等地感受“红色”的熏陶,井冈山研学还会组织学生去编织草鞋、去农家体验耕地、炒菜等,上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近年来,井冈山紧密依托“井冈山精神”的深刻内涵,深入挖掘当地特色禀赋,打造红色研学游产品,通过生动多样、寓教于乐、深度体验的教学模式,把井冈山研学游品牌做大、做强,使之成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