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脊柱疾病的相关认识
中医理论中将脊柱作为人体的中柱,所以也有“脊梁”的说法,认为脊柱具有维系经络、气血、津液的循环及代谢等一系列复杂的功能。中医经络学说中则将脊柱称为督脉,有“督乃阳脉之海”“督脉总督一身阳气”等说法,在更深的层次上认为脊柱是人体的一条大阳经,主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体的脑髓、肾脏、腰脊、脊髓,甚至也对男性的生殖能力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就使得中医对脊柱疾病的相关认识也与西医存在显著差异。
一、中医对脊柱的系统认知
中医学中“脊梁”的说法,来源于脊柱的功能性,认为脊柱具有支撑人体骨架、协调肢体运动以及保证经络、气血正常代谢及循行的重要功能。脊柱为诸阳经脉所贯注,俞穴交错密布,是经络循行的枢纽。上端连接颅脑(脑为髓之海),联系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皮、毛、筋、骨;下端连接骶髂关节,支持下肢运动。循行于脊柱正中棘突部的督脉,是人体的高速公路,又称“诸阳之海”。脊柱两旁的是太阳膀胱经,全脉贯行于腰背部,输布巨阳之气,统帅诸阳,布达卫气行于周身。腰又为肾之府,肾及命门(即肾间动气,人之生命、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源泉)皆藏于腰,其气行于背。故脊柱腰背部的阳气变化,常作为肾脏功能及全身阳气盛衰变化的体现。就俞穴的角度来说,中医认为人体背部俞穴与腹部幕穴经脏腑之气相互贯通,所以一旦脊柱出现异常,就会导致经络瘀滞,从而引发各种功能障碍及病症,给人体造成非常大的痛苦。
二、中医对脊柱疾病病因的认识
中医认为脊柱病变的原因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内容:
•先天性脊柱病变;
•跌、打、扭、挫等外伤;
•风、寒、湿等外感邪气侵入;
•慢性劳损引起的应力改变;
•肾虚导致腰脊退行性病变。
在这五方面内容的基础上又可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种,其中内因是指先天发育条件不同、后天腑脏功能差异、性别及年龄差异、不同职业的特征,这些特征都可作为影响或导致脊柱病变的内因;而外因则除了上述的外伤、外感寒气侵入、慢性劳损导致的脊柱失稳之外,还包括局部气血不通造成的淤血阻滞经脉、七种情志(喜、怒、忧、思、悲、恐、惊)相互变化对脏腑气机运行的影响等等,这些因素也可导致脊柱周围组织变化,造成脊柱失稳并引发各种脊柱疾病。
三、中医对脊柱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
中医对脊柱疾病的诊断以望诊法、触诊法居多。望诊法是在温度、光线合适的情况下,要求患者放松,然后观察患者头部是否歪斜、体态是否有高低肩、正常站立是否出现长短腿等,主要是通过观察体态特征诊断的。由于脊柱情况相对复杂,触诊难度比较高,在此不过多赘述。
中医对脊柱疾病的治疗通常以外治手法为主,这是因为中医认为内服药很难直接作用于经络。中医脊柱疾病的外治法包括整脊、推拿、针灸、拔罐、刮痧等,通常是以相互搭配的方式进行治疗。比如推拿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法,放松患者的肩、颈、背部肌肉,这样做能够帮助患者缓解肌肉紧张,并疏通患者的经络,降低脊柱周围组织对脊柱的压迫和影响;整脊则具有矫正的意义,是在推拿放松肌肉之后,通过特殊的手法将椎体、小关节恢复至正常的位置,从而达到治疗康复的目的;针灸则是配合患者的症状,找准对应穴位采取针法或灸法进行治疗,主要起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
中医对脊柱疾病的预防主要是从生活习惯上进行的。日常生活中若长期写字或使用电脑,应该维持腰椎向前、胸椎向后的直弧姿势;运动前需要充分热身来避免脊柱软组织损伤,乘车开车则需要保证姿势端正,每日应保持至少7小时卧床,让脊柱获得充分休息;床要保证仰卧时手掌能够勉强伸入腰下方,枕头则需在躺倒压缩后与自己拳头高度基本一致。
四、中医对不同脊柱疾病成因的认知
颈椎病。导致颈椎病的首要成因是头颈长期固定在一个单一的姿势下,因此,不良习惯是引发颈椎病的主要原因。造成颈椎病的不良习惯包括床上看电视、看书,这种姿势虽然会带来一时的舒服,但如果不加以注意,会造成伴随终生的颈椎病痛。另一方面,颈椎很怕冷。中医认为大椎(颈椎)是六阳经交会穴,主上半身阳气,因此,一旦出现劳损、寒凉侵蚀颈椎,就会使颈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及周围所属肌肉、相关肌群转变为过度紧张的状态,并由此引发一系列颈椎病症状。
胸椎病。卧床看书、看电视不仅会影响颈椎,长期如此也会导致胸椎变形,另外,习惯用同一侧的手提重物,也会在重力作用下导致胸椎变形。日常生活中睡的床太软,身体自身重量会落在肩部和臀部,这样一来胸椎至腰椎的部分就不能着力,且人睡着后韧带、肌肉会处于放松的状态,此时胸椎各关节失去了肌肉和韧带的支撑,翻身时就很容易因为脊椎受力不均导致胸椎椎间关节错位。除此之外,长时间坐在沙发上也会对胸椎产生不良影响。
腰椎病。头颈长期固定一个姿势会导致颈椎出问题,而躯干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不进行活动,也会对腰椎造成影响,所以日常生活中体态不正确是导致腰椎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不正确的工作、学习姿势,或是长期跷二郎腿,会导致骨盆长时间处于不平衡状态下,不仅会造成两腿视觉上一长一短,也容易诱发腰椎关节错位。另外,腰椎影响下半身阳气,承重较多而自身又较为脆弱,所以腰椎受凉、突然负重也会造成腰椎病。最后,吸烟也是导致各种腰椎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五、中医对具体脊柱疾病的认识
以强直性脊柱炎为例,中医对这种疾病的认识非常久远,在中医中一般称为“大偻”,其中的“大”强调了脊柱的重要性,又用来形容病情严重,“偻”则是脊背弯曲的意思。在中医理论中,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病机是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入人体,并且深入骨髓、脊柱,加上筋脉长期得不到调养、估值受损,逐渐导致痰浊瘀血相互交结,使脊柱出现强直性畸形。中医认为这是一种本虚标实的疾病,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征,还会随病情发展累及多个脏器,需要根据患者症状辨证选择中药汤剂调理。
李栋梁 桂林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