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干流江西段崩岸应急治理工程完工 达到防御1954年型洪水标准(图|视频)

2023-10-24 16:36 阅读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钟良摄影报道:10月24日,记者从九江市“以水利高质量发展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新闻发布会获悉,长江干流江西段崩岸应急治理工程于2023年7月15日全面完工,有效消除江岸坍塌险情。同时,已建护岸工程与长江干堤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防洪工程体系,达到防御1954年型洪水标准,保障了城市防洪安全及长江航道安全。另外,长江江西段河道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观。

新闻发布会

  据了解,长江干流江西段崩岸应急治理工程是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明确的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已列入《江西省“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也是省委、省政府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重点建设项目。2021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工程可研报告进行了批复,同年7月,省水利厅批复了初步设计报告,批复治理崩岸17段,护岸总长65.4公里,概算总投资13.45亿元,总工期24个月。工程治理范围涉及瑞昌市、柴桑区、经开区、浔阳区、濂溪区、湖口县、彭泽县等7个县(市、区)。

  2023年7月15日该工程按照批复的建设内容全面完工,比计划工期提前4个月。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3.45亿元,完成率100%,完成护岸长度65.4公里。其中,水下护脚工程完成63.56公里,水上护岸工程完成38.71公里。

  长江干流江西段崩岸应急治理工程大力推广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了岸坡的耐久性、生态性和施工效率。工程范围内布置了长江沿岸最大规模的聚氨酯碎石护坡实施段,聚氨酯碎石铺设面积达12159㎡。针对项目线性特点,融入了智慧化管理模式,建立了水下抛石施工实时监控传输系统。

  长江干流江西段崩岸应急治理工程采用赛克格宾沉箱抛石新工艺及雷诺护垫、砼植生块护坡等环境亲和力强的护坡材料,有效减少了对水生生物和水质的影响,对涵养岸坡土壤,保障长江水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设计环节突出生态保护,实施过程持续生态监测,生态修复落实补偿措施,开展长江鱼类增殖放流活动3次,221万尾鱼苗放流长江,加强施工过程行业监管,积极落实河(湖)长制有关要求,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