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种病毒流行,让医院儿科人满为患!
近日,关于“支原体肺炎”的讨论度居高不下,不少人反映医院儿科床位告急。有感染科医生表示,从业30多年,今年第一次遇到这么多的支原体肺炎患儿。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介绍,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呼吸道感染所引起的肺部炎症的一个反应,是介乎于病毒和细菌间的一种病原体,好发于5到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儿童感染科主任文丹宁表示:今年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普遍症状较重,发烧两三天可能就会出现肺炎。建议如果孩子出现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治疗,避免“扛过去”的心态,以免病情反复、加重。对于肺炎支原体,近期有关部门已针对有儿科的医院轮番做了几次相关培训,国家卫健委也印发了诊疗指南。只要是正规医院,一般都能处理,没必要扎堆去大医院。如果遇到重症,可以再转到上级医院。
流感上升,肺炎支原体感染下降!
北京进入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警惕混合感染
北京市已进入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呈现多种病原体共同流行的态势。目前,流感处于流行期,发病人数呈快速上升趋势。北京市疾控中心11月21日提醒市民做好个人防护、积极接种疫苗,构建好免疫屏障。
11月21日,北京儿童医院输液中心内坐满了输液患儿及家属(央广网记者 王进文摄)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流行病学首席专家王全意介绍,从儿童医院和儿研所门诊就诊情况来看,目前肺炎支原体的流行强度已下降至儿童呼吸道传染病第四位,排名前三位的为流感、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另外,从呼吸道病原学监测结果来看,当前本市全人群呼吸道传染病报告病例数居前三的依次为:流感、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本市建立了全球最为完善的流感监测体系,全市一级以上医院全部报告流感样病例,39家哨点医院进行病原学监测,样本量大、结果可靠。根据监测情况来看,目前,流感的发病呈快速上升趋势。门诊中流感样病例的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上升至40.75%。
王全意介绍,目前流感处于流行期,较往年有所提前,预示着今年的流行高峰也将早于往年到来。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人数呈下降趋势。新冠病毒主要流行株为XBB变异株,持续保持较低的流行水平。由于多种病原体共同流行,总体感染人数会呈现上升的趋势,可能会导致高位平台期长一些,医疗需求也会增加,医疗机构要做好应对压力的准备
“感染过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的人还有可能感染其他种类,出现混合感染、先后感染,不要放松警惕。”王全意特别提示,在防护呼吸道传染病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多病共防。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等感染风险较高场所,乘坐交通工具或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时要科学佩戴口罩。
同时,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尤其要做好防护。学校、托幼机构要做好日常防控,以通风换气、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严格落实好晨午检、因病缺勤登记和报告等制度,减少聚集性疫情风险。养老机构要积极组织老年人和相关工作人员接种新冠、流感等相关疫苗,尽可能减少外来人员探访,保证探访人员做好戴口罩等防护。
另外,目前流感的主要流行株为甲型H3N2亚型,根据测序分析,该亚型与疫苗匹配程度较好,接种疫苗能够提供较好的保护效果。王全意呼吁市民,尤其是老年人、基础病患者的重点人群积极接种疫苗,做好防护。
编辑:李孟玲 审核:温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