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新建区:全面推进“就业之家”建设

2023-11-24 16:41 阅读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近日,经江西省政府同意,省人社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5+2就业之家”建设的实施意见》,大力推进江西省“5+2就业之家”建设,南昌市按照省里“5+2”就业之家建设标准,在新建、高新、青云谱等县区打造了一批县(区)级、工业园级、社区级的就业之家。
新建区“就业之家”

    新建区依托原有的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探索推进“1+18+N”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即1个区级就业之家、18个街道(乡镇)级就业之家、N个社区(村)级就业之家,一体化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就业援助、免费意外伤害险办理、用工车辆交通补贴等16项公共就业服务,实现了人找工作便捷、岗位找人精准的良好效果。
    1个区级就业之家突出中枢性,提供综合性就业服务。区级就业之家占地12亩,突出中枢性、支撑性功能,重点建设零工之家、服务之家、爱心之家“三个家”。区就业之家打造“5333”服务模式,构建“五位一体”(即组织体系、爱心体系、信息体系、服务体系、保障体系)工作体系,当好“三员”(即培训员、联络员、保障员)角色,实施“三全”(即组织全面构建、服务全天在线、维权全力以赴)举措,推行“三心”(即爱心、 舒心、贴心)服务,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公共就业服务。

    18个街道(乡镇)级就业之家注重便捷性,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一是合理布局,强化合作。新建区聚焦集中居住区、重点商圈、经济开发区等区域合理布局,强化与社会资源合作,配备信息化设备设施和办公设备,共建联建街道(乡镇)级就业之家服务网点;二是各方联动,多渠道推广。新建区强化线上线下两个平台支撑能力,线上利用“区就业供需一体化服务云平台”发布企业招聘信息;线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鼓励第三方人力资源机构对接求职招聘、职业指导、职业培训等服务,为供需双方搭建桥梁;三是抓队伍建设,逐一摸排。新建区配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专岗人员,通过日常走访、电话联系等方式及时对街道(乡镇)重点就业群体逐一排摸,按照学历、年龄、个人需求等为求职人员建立“一人一档”就业服务记录,并精准匹配,开展“一站式”就业服务。

    N个社区(村)级就业之家侧重精准性,提供“家门口”就业服务。一是信息摸排。社区(村)级就业之家组织工作人员对社区(村)劳动力资源进行调查,对年龄段内有就业能力且有就业需求的人员做好数据采集,摸清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员、重度残疾人、特困人员、城镇困难群众等“五类”人员基本情况,建立信息台账;二是对标服务。通过了解他们的信息,做到人员底数清、就业状态清、就业意愿清、服务需求清,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宣传、信息发布、职业介绍等服务,通过上门摸排到专业指导到帮助就业,把服务阵地延伸到家门口;三是岗位推荐。开展例如缝制技能培训和相关的市场对接活动,通过“培训+就业”模式,以“一帮一、多帮一”形式,逐步形成以技能培训为基础、创业扶持和创业服务相结合的发展链条,使大家学会一门手艺,让更多人在家门口有稳定的就业、稳定的收入。
    高效精准的就业服务,促进了惠企利民政策落实,助力就业局势保持稳定。近年来,新建区累计举办招聘会320余场,接送农民工车辆补贴登记1.2万辆次,为农民工免费购买意外伤害险2930余人次,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7850余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9840余人,享受补贴性培训15800余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1760余万元、交通补贴125余万元、失业保险金1257余万元以及各类惠企补贴3398余万元。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