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成功入市交易
12月21日,新余市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成功交易签约仪式在渝水区行政服务中心举行,标志着渝水区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本次入市的宗地位于渝水区人和乡武郎村,土地面积3678.05平方米(5.5亩),原为废弃的砖瓦厂,规划用途为工业用地,所有权主体为武郎村武郎组,使用权主体为新余市渝水区人和乡武郎村武郎组股份经济合作社,地块权属清晰,符合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条件。该宗地由新余渝泓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33.1万元摘得,出让年限30年,将用于建设标准厂房。该项目的成功入市,将有效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增加村民就近就业人口,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进一步提升乡镇经济发展水平。

“该宗地的成交是新一轮国家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以来,渝水区稳妥审慎推进入市试点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突破,也是全区探索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的标志性成果,有利于进一步盘活农村闲置和低效用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城乡要素流动。”市自然资源局渝水分局局长肖桂平说,在探索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过程中,渝水区贯彻落实国家和江西省稳妥审慎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的部署要求,赴先进地区学习典型经验,不断推进基层探索实践。下一步,渝水分局将继续按照边试点、边研究、边总结的要求及时总结经验,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保障农民的财产权益不断作出努力。
渝水区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成功入市,对增加集体和农民财产性收入,激发农村土地资源活力,保障乡村振兴用地需求,促进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渝水分局将与乡镇、村组一起积极稳妥做好入市宗地的监管和利用。同时,结合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成功入市经验,不断完善入市的前期工作,在村民意愿调查、确权发证、相关职能部门联审,挂牌交易等环节优化工作机制,为全省入市工作提供渝水经验。(胡玮通讯员 黄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