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玩泥巴到打电动 跟不同年代人一起“回忆童年”
大江网/江西手机报讯 实习生罗丽、全媒体记者黄玉龙、钟凯报道:弹弓、玩泥巴、跳房子、打乒乓球、一个个纸折的“东南西北”……成了60、70后的记忆;MP3、复读机、小霸王学习机,放学回家守在电视机前等鞠萍姐姐主持《大风车》《七巧板》的日子都是80、90后无法忘怀的共同记忆。这些记忆与回忆都是连接同代人情感与经历的纽带,但随着时代的推进,00后逐渐崭露头角,那么他们的集体记忆又是什么?是否真的如有些人所说,00后没有集体记忆了?记者对此进行了了解。
60后:简单的游戏带来纯粹的快乐
老鹰捉小鸡、玩泥巴、捉泥鳅、掏鸟窝、逮蛐蛐、扔沙包……这些是当年兴起的游戏,简单却充满乐趣。在物资匮乏的时代,一片竹叶便能吹出一首曲子,“那个时候,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农村成为知识青年向往的地方,他们背着背篓去割猪草、放牛,在田间地里劳动。那时候的乡村生活比较纯粹,腊月里看杀年猪,是我们心中最大的期盼,因为杀了年猪就能有一顿肉吃。”家住江西省新余市的杨奶奶说道。槐花、榆钱树、红枣、桑葚、芦苇根、柳树,这些都是当时全家人餐桌上的美食。在那个年代,能填饱肚子对杨奶奶来说就是最重要的事情。除此之外,让杨奶奶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时候的她们特别喜欢红领巾,戴上红领巾连晚上睡觉都不舍得摘下来。
70后: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英雄梦
滚铁圈、叠纸飞机、抓石子、打水漂永远都玩不腻,为了做一个漂亮的毽子,夜里逮家里的公鸡拔鸡毛;放学后砸纸牌,为了赢得胜利把胳膊都差点甩脱臼。谈起70后的童年,在江西上饶长大的詹先生笑着说道:“我们那个年代,我的小伙伴们都有一个英雄梦。长大当解放军是我的梦想,也是大多数男孩子的梦想,我们那时候最想做的就是戴上一顶红星帽,拿着一把玩具枪去拍相片。”那时候没有什么像样的玩具,用几根铁丝、几段单车链套上皮筋就可以改装出一把火柴枪,甚至像模像样地把一根烧火棍握在胸前当作一把钢枪。放学后,70后的孩子们常常邀上三五好友跟夕阳赛跑,晚上则是搬张板凳到村里的打谷场上占位置,看露天电影,《少林寺》是他们最爱看的电影之一。在相当一段时间里,男孩子们都爱比划“少林拳”,甚至有人把头一剃,想到少林寺去拜师学艺。
80后:一毛钱一根的冰棍嗦得老有味儿了
“大风车吱呀吱悠悠地转,这里的风景呀真好看”少儿频道的《大风车》的歌声再次响起,依旧会触动全国各地80后的“DNA”。一毛一根的冰棍的喊叫声响彻了80后的整个童年,在山西长大的董先生说:“当时辣条是一毛钱两根的,现在想起都馋得直流口水。那时候的夏天,冰棍都是推在小车上卖的,街道边吆喝一声,我们一群孩子呼拥而上,一毛钱一根的冰棍嗦得老有味儿了。”在没有智能手机的时代,小霸王学习机里穿着背带裤的超级马里奥以及有30条命的魂斗罗都让曾经的80后着迷。在80后心中黑猫警长是正义的化身,虽然当时黑猫警长第一部只有短短5集,但却在80后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记忆。
90后:一起听过的歌、追过的剧见证了90后的青春
周杰伦、许嵩,《一起来看流星雨》《爱情公寓》《魔幻手机》,“伸腿瞪眼丸”是90后脱口而出的记忆。小时候放学回家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幻想着自己口袋里也能有一个口袋里装着无数宝贝的机器猫。在课间,90后还喜欢讨论《爱情公寓》的剧情,剧中曾小贤和胡一菲的虐恋让90后观众津津乐道。“代表月亮消灭你!”是90年代初女孩子嘴里经典的台词,在江西省南昌市长大的最后一批90后小蔡说:“快乐男声、快乐大本营周末宅在家里能看上一整天。当时精美的笔记本上抄的是密密麻麻的歌词,比写作业都工整,还贴了好多电视剧明星贴画。”《意林》《白夜行》《读者》等书籍留在了90后记忆的深处,小霸王游戏机、MP3、CD、老磁带、复读机……陪伴了90后最青春的时光。
00后:丰富是00后童年记忆最大的特点
游乐场,兴趣班,孤勇者……小时候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00后童年的生活大多是享受着琳琅满目的高科技产品,各种五花八门的运动场馆,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乐高积木。记者在南昌街头采访了一些00后,他们表示,自己小时候大多窝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剧或者玩平板游戏,王者荣耀、植物大战僵尸能玩200个回合,还有收集各种卡片和奥特曼。谈起00后的童年,一女孩说:“小时候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小猪佩奇》等动画片,长大后就迷上了追星,比如说,韩国男团EXO,中国的TFBOYS。”
回顾从50到00后的集体记忆,这些记忆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与历史的脉络。如今,00后正逐渐崭露头角,记者采访了多位南昌市民,他们大都认为现在00后与80、90后的不同在于00后被数字产品所包围。许多80、90后认为00后也是时代的产物,也会拥有属于他们的集体记忆,只是他们的集体记忆可能更多地表现在数字产品上,例如,某款热门的网络游戏、某个流行的社交媒体平台,或是某部广受欢迎的动画片,也会在00后的心中留下属于他们的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