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河诗长安》看文化自信的力量

2024-02-11 12:44 阅读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

再现大唐盛世,辉映锦绣时代。春晚《山河诗长安》这个节目,登上热搜第一,令无数人为之动容。从西安的迎宾门、永宁门开始,跟随诗人李白的步伐,观澜长安城内舞狮、舞龙、社火的热闹非凡,律动陕派说唱的抑扬顿挫,品悟创意水袖的舞动灵韵,感受鼓乐交响的激昂绵长,让大唐不夜城再现盛世长安的恢宏景象。更叫人惊叹不已的是,千人齐颂《将进酒》,大气恢弘、豪放洒脱、荡气回肠,激发了每一个中华女儿满满的自豪感与澎湃。

诗歌合为世而吟,文章合为事而著。一个文化底蕴拉满的节目,将中国式浪漫具象化,诠释出中华民族追求美好、勇于创造、锐意拼搏、大气磅礴的文化气质与精神品格。跳跃的音符、律动的场景、意形俱足的体验,让人感受到中华文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宏阔辽远,更叫人深沉体会到诗画长安的盛世况景以及新时代中国的繁荣锦绣。现代科技让李白重现,穿越时空维度的碰撞,与古之圣贤心灵相通,正是中华文化自信与时代繁荣发展的融合交流,集成起了我们中国人独有的满满的幸福感。

诗在,长安就在。诗是中华文明文化宝库的璀璨明珠,融入在五千年文明长河的精神纽带,沉淀进中国人深埋的基因血脉。每一次、每一首朗朗上口的诗,都能引发无数人的共鸣;每一个家喻户晓的诗人,都能激荡无数人的胸潮。这便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放大了中国人精神追求的“最大公约数”,憧憬亿万人的憧憬,向往亿万人的向往,汇集起了气势恢宏的强大合力。

郁郁乎文哉。文化是时代奋发、勤勉向上的符号,激励一代代人永担使命、进取创造的精气神。五千年华夏文明弦歌不辍,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正在于中华民族、中国人民迎难而上、不惧挑战、勇毅拼搏的精神底蕴。

文化自信也是最持久、最内在的力量。龙年春节,无数中国人漫步在大好河山,或于逸兴遄飞的诗意里遨游、或于气势磅礴的博物馆遐想、或于浪漫庄严的古都里思绪寻根。锦绣河山与中华文明让这个春节年味更浓,让每一个中国人的情感升华、精神激荡,砥砺我们共同的文化坐标,打开我们共同的期待祝福,让我们意气风发、信心百倍、气宇轩昂地挺进伟大梦想,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一往无前、笃行不怠。(段官敬)

 

编辑:汤吉宁 审核:周珺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