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充值退款机制的AB面

2024-03-13 06:03 阅读
九派财经

又有家长遇到了“熊孩子”偷偷充值、平台推诿退款的难题。

3月11日,消费者种先生向记者反映,寒假期间,7岁的女儿向游戏聚合平台“233乐园”充值超2600元,在种先生按照平台要求提交多项材料后,平台仍要求提交未成年人游戏内充值的操作视频,否则仅答应退款约800元。种先生质疑平台的要求几乎无法达到,退款陷入僵局。

家长退款难的另一面,是利用未成年人退款机制滋生出来的灰色产业链。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发现,不少商家打着“未成年人退款”的旗号,接着成年人的订单,号称退款代办成功率最高90%,有的甚至只代办退款金额超5000元的“大单”。

【1】难以证明孩子自行充值

和大多数未成年人一样,种先生女儿登录游戏的实名信息来自今年65岁的爷爷。种先生告诉记者,充值的第一笔是1块钱,当时女儿跟爷爷说要买点东西,她爷爷看到不贵也就输密码支付了;女儿因此记住了支付密码,后续的充值操作都是女儿完成的。

记者从种先生提供的支付记录明细看到,2024年2月1日至24日期间,种先生父亲的账户向“233乐园”运营方北京龙威互动科技有限公司分23次、共支付2643元,商品都为“蛋币”,即派对游戏《蛋仔派对》中购买道具的游戏币。而根据“233乐园”向种先生反馈的申诉结果,种先生女儿在该平台共计充值2680元。

发现此事后,种先生马上向平台申诉退款,提交了包括女儿身份证、户口本、支付记录等在内的多项材料。几日后,平台回复称,充值账号已实名认证为成年人,根据种先生提供的材料无法判断是否是未成年人进行了不理性消费,因此仅能退回804元。如需证明未成年人的消费操作,需要种先生提供女儿当时在游戏内充值购买的视频证据。种先生称,自家没有安装监控,视频证据几乎不可能获取。

事实上,提交了视频证据也不一定能成功退款。据半岛都市报报道,有家长在向“233乐园”申诉退款时,提交了与充值时间对应的、孩子正玩游戏的监控视频,被客服以“视频不够清晰,看不清孩子当时是在用手机充值玩游戏”为由拒绝退款。

在黑猫投诉平台,商家“233乐园”近30天的投诉量超260条,累计投诉量超5700条,涉及到《蛋仔派对》中的未成年人退款问题占据大多数。

【2】为成年人退款的“专业团队”

如何证明充值操作由孩子进行?在家长看来最困难的一步,到了“专业团队”手中却迎刃而解,利用未成年人退款机制谋利,竟然也成了一门生意。

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关键词“未成年人退款”发现,有不少店铺上架了相关商品,包括游戏充值退款、直播平台打赏退款、未成年资料制作等。当记者以买家身份询问某商家“不是未成年人是否能退”时,其回复说:“可以,做的就是这种。”

一位退款服务显示已售200件的店铺商家介绍,退款代办服务180元一单,需要买家提供游戏登录账号、游戏ID、登录手机号、游戏充值支付记录截图,其余诸如监护人信息、未成年人信息、消费视频等材料由卖家处理。该商家宣称,所有代办成功率最高90%,时间20-30天,退款不成功将全额退还服务费。

另一种模式是远程操作。商家通过电商平台将买家引流至社群填表,再根据买家填写的信息判断能够退回的比例,确认交易后交给技术人员远程操作退款,后续商家从退回的款项中抽取15%的手续费作为报酬。

原本用于保护未成年人的规定被钻了空子,被退款的平台主播们开始崩溃,未成年人退款也被冠上了“恶意”的前缀。

近期,哔哩哔哩平台多位虚拟主播发布视频称,被粉丝以自己系未成年人为由,向平台申请退回直播打赏款项,单一主播被退回金额最高达数十万元。又因虚拟主播的特殊性,她们通常会给高额打赏的粉丝赠送特定周边礼品,或是为粉丝充值游戏等,支出在退款发生后难以追回,只能无奈自嘲“打了一年白工”。

 

编辑:李孟玲 审核:倪旻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