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南门老街再绽芳华
微更新后的南门老街。
热闹的传统街巷、宜人的“口袋公园”、开放的文物建筑……走进永新县南门老街,一个充满活力的古城街景映入眼帘。而在几年前,随着城市中心的迁移,这个千年古街因为年久失修、管理无序,一度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
南门老街全长约500米,曾经是永新县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古迹中心。县人民医院、小学、中学设在该地段,更有湘赣纪念堂、海天春茶馆等红色文物。
“街道窄、道路破、房屋旧、空中线缆杂乱。”提起南门老街的过去,居民刘志平很是感慨。
2019年,数十位国内知名设计师组团走进永新。调研团队通过梳理发现,永新要想做好城市更新,面对的不仅是古城环境衰败,更要解决人口流失、产业缺位、文化衰落等一系列复杂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大拆大建就能实现的。
该团队将规划、景观、建筑、产业、运营等诸多要素统筹考量,最终确立了在尊重、保留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以“小尺度、针灸式、点式切入”的手法对永新古城进行微更新,从而以点带面激发古城活力。
“建筑产权复杂、私搭乱建严重,文物古迹、传统建筑散布其中,一次性更新难度大、成本高,而且很容易造成对历史文脉的破坏。”永新县住建局副局长贺江介绍,2020年,该县联合CBC建筑中心,启动了“重见永新·共同缔造”古城再生计划,搭建了以时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保军为代表的“大师工作营”平台,按照“修旧如旧、完善功能、传承文化、留住记忆”的要求,将原有的“两纵一横”的三条老街,改造成展现永新民俗文化、古城记忆、红色文化三条主题的历史文化街区。
贺江说,对于街区内的永新商会、萧家祠、南塔和海天春茶馆等文物,建设者采用保护性修复手法,赋予文物新功能,让文物“活化”利用。
历时3年多微更新改造,昔日社区办公楼转换为永新古城美食文化新地标,垃圾场变身网红游客中心,废弃的蚊香厂被改造成永新非遗文化新窗口,原本已经破败不堪的篾厂也被改造成演艺中心……既保留了城市肌理,又延续了城市的文脉。
南门老街有一座建于公元995年的宋塔,以前这座塔一直在一所学校的围墙里。如今,设计师为这座塔营造一个公共空间,千年古塔焕然一新出现在老城百姓面前。
傍晚,南门老街居民谢女士在老街的梅园健身。自从这个小游园建起来后,谢女士不再到离家一公里远的河边公园锻炼身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健身带来的快乐。
在南门老街,每隔一段路就有一个“口袋公园”,这样的公园共建了7个,老街居民有了多个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贺江说,建设者将一些残垣断壁、废弃地等拆除整理,建设“口袋公园”等民生设施,同时先后打通了12条“微循环”道路,逐步疏通老街的“经络”,给居民提供高品质的室外休闲空间。
全面升级旅游业态,让老街活力常在。该县旅投公司与毕玺(北京)文化传媒公司共同出资1000万元,注册成立禾水河文化旅游发展公司,全面负责古城景区的招商运营和管理。当地征收了老街47幢建筑用于商业业态改造,引入地方美食、土特产品、文化演艺、文旅商品、书画培训等30余家经营主体,将南门老街打造成“宜居、宜业、宜乐、宜游”的特色文化街区。
据介绍,南门历史文化街区自开放以来,先后举办了美食文化节、手工设计展、非遗文化展等活动,共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去年11月,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第一批全省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优秀案例,永新县南门历史文化街区入选。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黎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