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肾性高血压

2024-05-06 08:34 阅读
大江网-信息日报

  邝亚莹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一、肾性高血压概念

  肾性高血压是临床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类型,在儿童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占比高达70%。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血压升高(尤以舒张压升高为特点)、药物降压效果不理想、紧张性头痛、头晕等,约一半的患者查体可听到上腹部或患侧腰背部连续的血管收缩期杂音。肾性高血压包括肾实质性高血压和肾血管性高血压两种,会对心、脾、肾等器官造成损伤,由于肾脏本身的病变,这种损害可能愈加明显。长期的高血压会加速肾功能的恶化,从而使得二者形成恶性循环。

  二、肾性高血压诊断标准

  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肾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

  诊室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家庭自测血压诊断标准:≥135/85mmHg。

  24h动态血压诊断标准:2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130/80mmHg,白天≥135/85mmHg,夜间≥120/70mmHg。

  三、肾性高血压的治疗

  (一)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治疗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包括肾切除、肾血管重建和肾脏移植等,近年来进展较快的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肾动脉支架成形术等在肾血管性高血压治疗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药物治疗并非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的首选方法,仅对不适用或拒绝接受上述治疗方法者采用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中,首选钙通道阻滞药,如非洛地平、硝苯地平等,能有效降低血压,尽可能减少肾功能损害;其次是β受体拮抗药,如倍他乐克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禁用于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因为肾动脉狭窄、肾缺血时,血管紧张素Ⅱ产生增多,收缩肾小球出球小动脉,维持肾小球滤过率。当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后,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形成和作用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加重病情进展。

  (二)肾实质性高血压的治疗

  非药物治疗。健康的生活方式极为重要,患者应改变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达到减少高血压及其他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目的,包括调整生活习惯、戒烟、限制饮酒量或不饮酒、正确对待压力、规律的作息、保持平稳心态等。对于终末期肾衰竭接受透析的患者,首先要控制水、盐的摄入量,注意低钠、低脂饮食,达到理想体重。低钠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水钠潴留,还可增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的降压效果。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旨在通过药物降低血压,延缓肾功能减退和终末期肾脏病的发生,预防或延缓心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以及心血管死亡。药物治疗以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为首选方法。临床上使用的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物有两大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用药时在原则上应避免有肾损害的药物,从低剂量开始,联合用药。

  (三)家庭治疗措施

  饮食结构不合理、摄入的胆固醇量过高、大量饮酒、睡眠不足、缺乏运动等,都是肾性高血压患者数量逐年上升的原因所在。尤其是在季节更替之时,更是需要密切关注自身血压情况,保持血压的稳定。另外,高血压患者必须坚持服用降压药物,不能轻易停药。即使没有感觉不舒服,或者测量血压平稳,也应该坚持吃药。随意停药或等血压升高后再服用药物容易造成血压反弹,在反弹的过程中,身体的部分器官会受到伤害。当血压降到正常的范围后,可以适当减小药量,但是不能随意停药,减少药量或者更换药物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国外的一项调查显示,约30%坚持用药的患者血压会一直保持良好的水平。除坚持吃药外,定期复查也很重要,尤其是对血压的观察和记录,建议患者在家里准备血压仪,定时监测血压,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降压药和血压计不应离身。特别是血压不稳定的患者,建议每天测量2~3次血压,以观察自己早中晚各个时间节点的血压变化,避免因血压突然升高或突然降低而导致心脑血管意外。在生活中可以调节血压的措施有许多,比如不要暴饮暴食、情绪不应大起大落等。

  总之,肾性高血压的危害极大,肾性高血压病也会加重对肾脏本身的损害,形成肾脏疾病与高血压之间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鉴于肾性高血压的复杂性,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已经患有肾脏疾病的人群,应该定期监测血压和肾功能,采取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预防肾性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