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打造品牌,让“中国造”享誉全球
品牌强,中国强。5月10日至12日,2024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系列活动在浙江省湖州市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知名企业及地方政府、海外媒体、全球学术机构、行业协会的400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聚焦全球品牌话题,汇聚全球品牌观点,发出全球品牌声音。
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代表着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升级方向。近年来,我国质量管理和品牌发展按下“快进键”,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总体水平“加速跑”,我国品牌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取得历史性成效。数据显示,最近10年,入选世界品牌500强的中国品牌数量由29个增至48个,10个品牌进入100强,我国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攀升,成为引领全球潮流的代表。
品牌是无形资产,也是无形的力量。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以中国制造为根基,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发动机。这背后,得益于中国众多的工业品牌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推动实现了从“制造”走向“创造”的“华丽蝶变”。有一组数据值得关注,近10年间,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6.7万家增长到约40万家,全社会研发投入从1.3万亿元增长到3.3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也从第29位上升到第12位,连续稳步提升,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节节攀升的数据充分表明,我国科技实力的快速提升和品牌建设的持续推进,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中国创新”“中国产品”享誉世界,行销全球。
品牌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久久为功、绵绵用力才能让中国品牌真正“闪耀世界”。对此,我们要抢抓科技革命新浪潮,不断提升自身的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积极拓展全球市场,大力推进品牌建设。一方面,要坚持“质量为王,品质至上”的理念,以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这既是培育一流企业,提升中国产品世界竞争力的“不二选择”,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要加大科技创新,推动产品升级,尤其是要聚焦新赛道、新动能、新场景,把创新贯穿于品牌建设的方方面面,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力、创新力、核心竞争力,不断铸就中国品牌的“金字招牌”。
品牌是形象,品牌是力量。阔步新征程,只要坚持“争创一流”的信念,大力培育核心品牌,不断扩大中国制造竞争新优势,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就定能让更多“中国造”享誉全球。
(大江时评特约评论员 何莉)
编辑:熊细娇
校对:徐楫越
审核:倪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