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纠正胎头枕后位以避免难产?
许多准妈妈对于难产感到十分担忧,而胎头枕后位就是临床中可能导致产妇难产的原因之一。什么是胎头枕后位?胎头枕后位又该如何纠正,从而避免难产?下面,本文对此进行介绍,希望对产妇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胎头枕后位?
许多人可能不了解胎头枕后位,但说到胎位不正,可能会有很深的感受,也对此十分担心。从临床的角度来说,胎头枕后位主要是指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为头位朝向母体的腰部,而枕部朝向母体的背部,这种胎位是不正常的。一般情况下,胎头应该朝向母体的骨盆入口位置,这样更有利于顺产,而胎头枕后位可能会增加产程的难度和时间。不仅如此,胎头枕后位对母体和胎儿均会产生不良影响,可能导致母体继发性宫缩乏力,从而延长产程。胎头枕后位还可能导致母体生殖道损伤,增加母体产后出血以及产褥感染等风险。对于胎儿来说,因胎头枕后位导致第二产程延长,易使得胎儿出现窒息等可能,增加围产儿的死亡率。
二、胎头枕后位的形成
胎头枕后位的形成和母体骨盆形态存在直接的联系。骨盆形态异常可能导致胎头枕后位的形成。例如,骨盆狭窄或畸形可能会使胎儿头部难以通过产道,从而增加胎头枕后位的风险。
头盆在出现不对称的情况时,便会对胎儿头部的内旋转产生影响,造成枕后位的情况出现。
若孕妇宫缩不良导致胎头内旋转和下降,需要通过子宫收缩力来促进分娩的进行,也可能出现枕后位。
胎头俯屈不良。当胎儿以枕后位入盆时,胎背靠近母体脊柱,影响胎头俯屈,胎头与胎背不能很好地形成适应产道弯度的弧形,胎头的前囟成为胎儿的最低部位,由于骨盆形态及产力的作用,胎头的枕部位于骨盆后方,形成了枕后位。
先前剖腹产史。如果产妇曾经进行过剖腹产手术,就可能导致胎头枕后位。因为剖腹产手术可能会对子宫和骨盆造成影响,导致胎头难以通过产道。其他因素。如多胎妊娠、子宫肌瘤等也可能导致胎头枕后位。
胎头枕后位的发生率为1%~2%,相较于其他胎位,胎头枕后位的发生率较为少见,其中首次生产的妇女更容易出现胎头枕后位。
三、如何纠正胎头枕后位
(一)前倾跪位
想要有效纠正胎头枕后位,从而避免难产的出现,可以采用前倾跪位的方式,且在第一产程或第二产程均可使用,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孕妇跪在床上,双腿分开,然后上身前倾,趴在分娩球或患者家属身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前、后、左、右的旋转运动即可。前倾跪位的纠正方法,其主要作用是增加重力,使胎儿的胎头下降,更有利于纠正胎儿胎头完成内旋转的动作,以此有效纠正胎头枕后位。不仅如此,前倾跪位的方式还有利于增加母体盆骨入口的空间,从而有效避免产妇难产的可能。
(二)侧俯卧位
侧俯卧位同样适用于纠正胎头枕后位,从而避免难产的出现。侧俯卧位的应用时期为第一产程,具体操作方法是孕妇面向一侧,手放在体前,胸部尽量贴近床面,腿可以直接侧身弯曲,呈现90度即可,类似平常睡觉时所采用的侧卧位,随后用一至两个枕头垫起身体,让身体转向前方,更有利于纠正胎位,还可以避免产妇骶骨受压,从而保持放松的状态,避免难产的出现。
(三)不对称站位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前倾跪位以及侧俯卧位外,不对称站位也适用于纠正胎头枕后位,以避免产妇出现难产的情况。不对称站位在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均可以使用,具体操作为孕妇站立,一只脚踩在椅子上,臀部放松,双足在不同的水平面上,随后护理人员在孕妇宫缩的时候协助孕妇两腿来回摆动,幅度不要过大。这种方法在孕妇大腿抬高的时候,更有利于牵拉内收肌,使侧坐骨移动,增加重力作用,有利于胎儿的胎头下降。
总而言之,胎头枕后位是临床胎位不正的一种常见情况,孕妇无需过于担心。使用前倾跪位、侧俯卧位、不对称站位等姿势均有利于纠正胎位,避免难产的出现。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产妇要注意放平心态,不应过于紧张或者情绪崩溃,听从医生的建议和指导即可顺利生产。
李坤芳 容县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