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应有“底线”,摆拍要设“红线”

2024-05-17 15:30 阅读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

  近日,一则“西安一女子给同事下药”的短视频在网络上快速传播。警方调查发现,短视频系赵某摆拍后发布,依法对其给予行政处罚,并进行批评教育。(5月17日《法治日报》)

  在网络时代,短视频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大众娱乐的新宠。然而,一些创作者为了吸引眼球、获取流量,不惜采用摆拍造假的方式,制造虚假的社会事件,其行为不仅触及了道德底线,也违反了法律法规,对社会公共秩序造成了不良影响。这一现象亟待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反思。

  短视频市场繁荣的背后,是巨大的经济利益在驱动。高点击率、高关注度意味着广告收入、商业合作等利益的涌入,这无疑为创作者提供了巨大的诱惑。然而,在追求点击率和关注度的情况下,一些内容创作者可能会刻意制造虚假信息,或者对事实进行夸大、歪曲。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公众的知情权,还可能对社会秩序造成混乱。在多元化的舆论环境中,一些人可能会利用短视频平台散布错误的价值观和观念,混淆视听。这种无底线摆拍的行为,如同一颗毒瘤,侵蚀着网络生态的健康,必须予以坚决打击。

  针对这一问题,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行动。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等部门相继开展专项行动,对无底线摆拍行为进行整治。同时,各大平台也积极响应,对违规账号进行封禁处理。这些举措表明,国家对于维护网络生态、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决心是坚定的。

  要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为这些网络短视频娱乐内容明确法律“底线”,设定监管“红线”。首先,短视频创作者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守道德底线,不为了短期利益而牺牲公共利益。在创作过程中,应显著标明“内容虚构”,避免误导观众。其次,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从严整治无底线摆拍的“网红账号”,严管背后的MCN机构,切断利益链条。同时,平台也应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加强内容审核,优化推荐机制,避免“流量至上”的弊端。

  此外,我们还应提高公众的文化修养和媒介素养。网络世界信息繁杂,真假难辨,我们需要具备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学会理性看待网络上的各种信息,不做谣言的传播者。对于可能涉及侵犯自身权益的行为,我们要敢于维权、善于维权,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娱乐应有“底线”,摆拍要设“红线”。网络世界不是法外之地,任何违法行为都应受到法律的制裁。摆拍造假之风不可长,网络空间需要更多的阳光和正能量。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

  (宋波)

  编辑:徐楫越

  校对:熊细娇

  审核:文峰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