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学生溺亡事件“零发生”,峡江县防溺水有何“法宝”?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黄雅丽、孔祺、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乐伟聪报道:“水深危险,请赶紧上岸!”在吉安市峡江县巴邱镇赣江岸边,一支由民警带头的防溺水巡防队及时劝阻了几名下水游泳的中学生。“以前到了放暑假的时候,会出现学生在赣江游泳溺水死亡的事件,这几年政府在江边上安放了警示牌、救生圈和竹竿,每天还有民警和镇里的干部巡逻喊话,实实在在守护了学生们的安全。”家住峡江县巴邱镇的居民李大爷说道。
近年来,峡江县始终坚持“可防可控”工作理念,逐步探索形成“人防+物防+宣防”三位一体防溺水工作体系,实现防溺水工作从被动保平安向主动创平安转变,2023年全县学生溺亡事件“零发生”。
在重点危险水域设置防溺水设施
构建“人防”体系
持续织密防溺水“防护网”
据了解,为加强防溺水工作,峡江县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县11个乡镇,组建128支由派出所民辅警、乡镇(街道)干部、村委干部、“一村一辅警”“平安义警”等组成的“红袖标”防溺水巡查队,开展“防溺水大走访”,加强在重点时段、重点危险水域的巡查防控。同时制定“峡江县防溺水任务清单”,组织乡镇、村委、防溺水巡查队等签订任务状、责任状,联合政府办、教体局等有责部门共同开展防溺水督导检查,压实乡镇、村委、防溺水巡查队三方工作责任。
目前,该县11个乡镇将学生防溺水工作列为“党政一把手”重要工程,全面构建“党政主导、部门协作、乡村为主、社会参与、各尽其职、联防联控”的防溺水工作机制,层层压实属地管理责任,推动防溺水工作向基层末梢延伸推进。2023年,防溺水巡查队通过日常巡查及时劝阻学生在野外下水行为100余次。
夯实“物防”保障
持续筑牢防溺水“安全坝”
“这个救生圈和竹竿救了我小孩的命!”家住峡江县罗田镇的刘女士说。2023年8月23日,峡江县罗田镇金江乡的刘女士中午回家后发现孩子不见了,便拨打110报警电话求助,民警赶到后在附近搜寻,发现刘女士的孩子在附近一个水库游水,正拼命游回岸边,但体力不支,民警迅速将水库旁放置的救生圈和救生绳抛向小孩所处位置,并使用竹竿将小孩拉上了岸,成功实施了救援。
据了解,截至目前,峡江县共摸排全县重点危险水域1553处,排查整改安全隐患60余处,在重点危险水域完成一块警示牌、一根救生绳、一个救生圈、一对毛竹竿的防溺水“四个一”设施建设,并将防溺水设施建设标准提高到“五个一”(在“四个一”基础上增加一件救生衣),实现全县1553处重点危险水域防溺水“五个一”设施100%到位。
强化“宣防”力度
持续拧紧防溺水“安全阀”
“水域危险莫靠近,下水游泳要不得……”在峡江县仁和镇赣江旁边,“村村通”大喇叭正循环播放着防溺水喊话提示。为提升防溺水宣传质效,峡江县创新宣传方式,积极用好“一个喇叭”,以普通话、峡江方言分别录制防溺水安全提示音频,通过全县“村村通”应急广播,每天向全县自然村循环播放防溺水安全提示,确保宣传到村、到户、到人。
“同学们,今天警察叔叔带来了一些装备,你们都认识它们吗?”峡江县公安局水边派出所民警走进辖区实验小学,为该校师生上了一堂防溺水课。“我认识,这个是救生圈,这个是救生衣。”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
2023年,峡江县公安民警走进全县88所学校,授课200余次,宣传教育学生3万余人。
编辑:汤吉宁 审核:温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