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泪转让”“内部赠票”?切勿轻信

2024-06-19 18:03 阅读
光明日报

足球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相比观看电视直播,许多球迷会选择购买球票现场观赛,身临其境领略球赛精彩瞬间。这就导致热门球票往往一票难求,一些不法分子也盯上了这个“商机”。

近日,记者就从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检察院了解到一件关于朋友帮忙“弄”球票的案件。

炙手可热的球票 他竟能“弄”到54张

2023年7月初,上海市民金某与朋友顾某一同吃饭。觥筹交错间,金某注意到顾某身穿上海申花队球衣,两人便聊起月底有该球队与另一支球队之间的一场“德比大战”,但因球票销售火爆而一票难求。此时,顾某说自己有内部渠道可以搞到球票,金某便想让他帮忙买票。

几天后,顾某发来聊天记录截图,称已经帮金某买到54张球票,且因为是“内部赠票”,所以比市面上便宜,每张只要两百多元。见顾某如此“靠谱”,金某就问他能不能订到包厢,获得肯定答复后,就又转给顾某数万元购买包厢票。

7月中旬,顾某把54张球票送到金某家里,告诉金某开赛前扫描票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填写个人信息入场,包厢票也等开赛前再交给他。拿到球票后,金某先送给朋友4张,又通过网络把部分球票卖给“黄牛”向某等人。可金某最终等来的不是现场观看精彩球赛的机会,而是警方的调查。

图为涉案球票 来源:徐汇公安

假票贩子落网:“内部赠票”原来是自制的

比赛开始前夕,上海徐汇公安分局民警在工作中发现有人在网络上贩卖伪造的球赛门票。民警经过调查找到向某和金某后,二人才知道球票是假的。金某将家中剩下的门票交给民警,并告诉民警这是从朋友顾某处买到的。根据金某提供的线索,民警连夜将顾某抓获。

“我根本搞不到球票,只是因为经济条件不好,一时起了贪念。金某问我是否可以搞到球票,我便想趁机搞点钱。”顾某向检察官交代。他先用自己两个微信号伪造托关系购买球票的聊天记录,博取金某信任,然后在网络上找印刷店设计并印刷假门票卖给金某。当金某问起能否买到包厢票时,顾某便又如法炮制,继续骗取金某钱款。

检察官认定,顾某通过虚构可以购得内部球票、伪造球票等方式,诈骗被害人钱款共计人民币5.3万余元,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经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徐汇区人民法院依法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顾某有期徒刑十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检察官提醒:购票时应尽量通过主办方官方平台或授权的正规渠道进行购买。假如有些门票难以买到或出现溢价,请大家量力而为、理性消费,收看电视转播同样精彩。

在通过其他渠道购买时,大家一定要增强防骗意识,切勿轻信倒卖门票的“黄牛”,以及谎称有内部渠道或冒充爱好者“含泪转让”的不法分子,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轻易点击对方发送的反常链接,并留存好聊天记录、付款凭证等证据,一旦发现被骗要立刻报警,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编辑:李孟玲  张晴烨(实习生)审核:温小强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