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家门口的舒心——吉水县推进就业创业提升工作纪实

2024-06-27 10:49 阅读
井冈山报

  近年来,吉水县持续优化就业服务、扶持就业创业、强化技能培训,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创业。以“5+2就业之家建设”为契机,着力推进就业创业提升工作,让群众端稳“增收饭碗”,感受“就”在身边的温暖。

  真招实策拓门路

  “感谢冠山社区就业之家帮我找到了工作!现在在家附近的工厂上班,每月工资不少于5000元,厂里还给我买了社保,生活有保障,还能天天和家人在一起。”日前,冠山乡冠山社区居民郭亮开心地说。3个月前,冠山社区就业之家开展日常摸排时了解到,居民郭亮正在为是否继续外出就业而苦恼。当时正值“春风行动”,吉水县就业之家收集了县内多家园区企业招工信息,多形式开展岗位下乡、送岗入户活动,冠山社区就业之家随之向郭亮推荐江西旭昇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郭亮顺利入职。

  随着吉水县“5+2就业之家”的建设,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就业公共服务新格局初具雏形。县域内各级就业之家按照功能定位密切配合,扎实开展劳动力资源调查工作,积极提供职业介绍、就业援助等服务。依托“江西就业之家”“吉岗即聘”“吉水微就业”等小程序和公众号,以及广电广播、手机短信等做好政策与岗位线上推介工作,线下采用发放政策宣传单、投放车体广告等方式,让“江西就业之家”“吉岗即聘”进一步贴近群众,不仅将岗位信息送到群众家门口,更让群众拥有屏幕前触手可得岗位的便捷感、获得感。在历时2个多月的“春风行动”中,该县举办10余场招聘会,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500余个,服务群众5000余人次。

  真金白银促创业

  近日,笔者走进吉水县红太阳制衣厂,只见偌大的车间里,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制作棉衣。“这批货准备出口俄罗斯,上半年做外贸,下半年供货电商,一年到头的生意还不错。”该企业创办人郭兵亮介绍。

  今年42岁的郭兵亮此前在福建石狮务工,2008年回到家乡创办工厂。去年,他想扩大规模,但资金方面有些压力。从小工厂发展到大厂房,底气何来?“政府真金白银的支持让我从打工人一跃成为老板。”郭兵亮说,创业过程中政府为他提供两次创业贷款各20万元。如今,吉水县红太阳制衣厂的年销售额已超300万元,固定用工60余人。

  近年来,吉水县鼓励创新创业,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通过降低担保门槛、简化贷款流程等措施,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今年以来,该县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返乡农民工和农村自主创业近500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110万元。

  真才实学强技能

  “非常感谢政府有这么好的政策。我不仅学到一门实用的技术,还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生活、事业双丰收!”近日,郭情感激地说。郭情是个90后,之前在工厂务工,常年熬夜班。去年年初,她得知县里有政府出资的美容师培训班后,立马报了名,不仅满足了自己的学习兴趣,而且用学到的一技之长开起了美容店。目前,她的美容事业稳定,既可以照顾家里的孩子,又能发展自己的事业。

  在吉水,像郭情一样从“门外汉”变为“行家里手”的人还有很多。吉水县就业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为促进农民工就近就业,坚持将“技能提升促就业”做为目标导向,因地制宜、因“需”施教,鼓励和支持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承接政府补贴性培训,在开展家政服务、育婴师、电商等培训项目基础上,积极开展中式面点师、养老护理、美容师等培训,不断提升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通过学一门技术、掌握一项技能,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实现高质量就业。去年以来,该县培训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1500余人,培训城乡脱贫人员近600人。(许春花 陈思思)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