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气象看江西丨江西打通“国谈药”落地堵点

2024-07-11 06:20 阅读
大江网-江西日报

  “国谈药”是指协议期内国家医保谈判药品,也就是医保部门与药品生产企业进行价格谈判,并被纳入医保目录报销的药品,其特点是降价幅度大、临床必需、疗效确切。7月9日,记者从省医疗保障局获悉,为了尽早、尽快让“国谈药”惠及广大参保群众,让群众“买得到、用得上、报得了”,我省通过畅通“国谈药”等创新药挂网采购、优化完善“双通道”药品管理机制、将“国谈药”不纳入相关考评指标、对“双通道”药品实行单行支付管理等举措,全力打通“国谈药”落地堵点。

一家医院药房的工作人员在为患者取“国谈药”。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洪怀峰摄

  负担轻了,患者不再“望药兴叹”

  患者能够用得上药、用得起药,才能完成诊疗的完整闭环,医保改革成为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晏先生是上高县人,今年2月,他被确诊患上了恶性淋巴瘤,治疗该病有一种特效药,叫泽布替尼胶囊。

  “以前该药的价格每瓶需要1万多元,纳入‘国谈药’之后降价过半,还可以医保报销,个人负担大大降低。”晏先生说,泽布替尼胶囊大幅降价,不仅减轻了看病就医的负担,更增强了他战胜病魔的信心。

  省医疗保障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国现行医保药品目录协议期内的“国谈药”有430种,涵盖肿瘤、高血压、糖尿病以及罕见病用药等多个治疗领域。近年来,医保部门发挥战略性购买和量价挂钩的规模优势,代表广大参保人员与医药企业谈判,确定合理的医保支付价格,大大减轻了患者就医负担。尤其对于一些罕见病患者而言,相较过去的无药可用或用不起高价药的情况,如今,随着谈判降价叠加医保报销政策在我省落地执行,他们看病就医的负担大幅减轻。

  我省为保障参保群众及时用上“国谈药”,还推出“双通道”管理机制。这是医保、医疗、医药等多方力量形成合力,助力“国谈药”落地的实招之一。“双通道”就是通过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两个通道,满足“国谈药”供应保障需求。患者不仅可在医院用药,还可去定点药店买药,享受和在医院同等的医保统筹待遇。此举极大提升了患者用药可及性,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就医购药的需求。

  应配尽配,“国谈药”不纳入药占比考核

  医疗机构是“国谈药”使用的主阵地。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奥布替尼片、泽布替尼胶囊、甲苯磺酸尼拉帕利胶囊、马来酸阿伐曲泊帕片等“国谈药”曾因药占比考核等原因,一度出现“难”进医院的情况。

  记者从省医疗保障局了解到,为破解这一痛点,今年4月,省医疗保障局、省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持续做好国家医保谈判药品落地执行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明确,我省各级医疗保障部门对“国谈药”实行单列预算管理,对“双通道”药品实行单行支付,不将“国谈药”纳入医疗机构医保总额预算范围;不将“国谈药”纳入病组(病种)计算范围,已纳入计算范围的,要及时根据“国谈药”实际使用情况合理调整该病组(病种)的权重(病种分值)。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对医疗机构“国谈药”用药品种不设数量限制或在考核时将“国谈药”不纳入药品品种数量限制考核指标范围;不将“国谈药”纳入医疗机构药占比以及品规限制、国家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占比、次均费用等考核指标范围。

  省医疗保障局医药服务管理处四级调研员张萍介绍,医保和卫健部门将“国谈药”落地情况纳入对医院的考核;为了进一步促进“国谈药”在我省各级医疗机构落地使用,我省明确医疗机构要在新版医保药品目录公布执行3个月之内,召开专题药事会,实现“国谈药”应采尽采、应配尽配;对于暂时无法纳入本医疗机构药品供应目录,但临床确实有需求的“国谈药”,要求建立绿色通道,纳入临时采购范围,保障患者用药需求。

  据悉,参保群众在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江西省医保局微信公众号点击“微服务”,进入“国谈药”配备机构查询,就可搜索相关药品在我省定点医药机构的配备情况及医保支付标准等,实现明白购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洪怀峰 实习生 肖琰

 

编辑:汤吉宁 王蕊蕊(实习生) 审核:倪旻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