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什么是协和4加4”“4加4培养模式为何陷争议漩涡”等相关话题在微博登上热搜。
近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外科医生肖飞事件曝光。有网友看到肖飞妻子举报信中提到,肖飞出轨的规培住院医师董袭莹本该去脊柱外科轮转,为了维持不正当关系,肖飞去和骨科教学秘书麻昊宁打招呼,希望董袭莹继续留在胸外科工作一个月。
由于涉事人员董袭莹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实习医生,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长学制试点班(即4+4试点),引发网友对这一教育模式的巨大争议。
第一是传统医学生对公平性的质疑。有网友称,“4+4对于那些学了8年甚至更久的专业医学生不公平”、“当多元化培养沦为特权遮羞布,那些按部就班、用数千小时泡实验室、守临床的医学生,该如何相信努力有回报?”
第二是公众对医疗质量的担忧。有网友称,这不仅是公平的问题,而且涉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问题、以及对医生的信任问题。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不要因为一个人去否定协和4+4”、“它曾是像我这种真正想当医生的人的救命稻草。”
据报道,董袭莹被介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2023届毕业生,其本科毕业于知名的哥伦比亚大学,主修经济学。
然而,据大象新闻29日报道,有网友爆料,董袭莹实际毕业的院校并非哥伦比亚大学,而是与其仅一墙之隔的巴纳德学院。巴纳德学院是哥伦比亚大学的一所独立学院,毕业生的毕业证书上会盖有哥大与巴纳德学院的公章。有网友将其与国内的独立学院相类比,认为其与哥伦比亚大学的关系类似于国内的东南大学成贤学院与东南大学的关系。
根据协和4+4医学博士项目的招生要求,申请者需来自国内外顶级大学。然而,董袭莹毕业的巴纳德学院是否符合这一要求,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有网友质疑,协和在审查董袭莹的本科院校时是否存在疏忽。
据界面新闻介绍,“4+4”是指4年非医学专业教育,加上4年医学教育。传统的医学生培养模式,需要攻读临床五年制(本科)、临床“5+3”一体化(本硕连读)或者临床八年制(本博连读),方有资格参加执业医师考试。而“4+4”模式,相当于重启了申请者的生涯规划。
有网友称,医学生培养周期长众所周知,临床医学本科学制也需要5年,那么非医学本科生仅学4年临床就拿博士学位的培养模式到底是什么?记者发现,除北京协和医学院外,国内已有多所高校医学院开展“4+4”培养模式,包括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
据北京协和医学院官方消息,该校于2018年就启动了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以下简称“试点班”),“试点班”面向在非医学专业学习,有志于医学的应届或往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后可直接攻读临床医学博士学位,2025级招生计划名额为45名。
该院试点班一年2次招生,春季招生面向国内高水平大学本科生(推免),冬季招生则面向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本科生。根据招生简章信息,春季批次报考试点班的国内本科毕业生必须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37所高校,且获取本校推免资格。
冬季招生则要求毕业生就读QS世界大学排名、Times世界大学排名或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任一排行榜中排名前100名的大学,或U.S.News全美排名前20名的文理学院,共190所高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复旦大学等15所中国大学和175所国外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布了8项申请要求,其中包括,按照申请系统要求填写3名推荐人,包括1名申请人的大学任课教师和2名生物医学相关学科副教授(或相当教职)以上职称的推荐人,上传由推荐人出具的推荐信,推荐信需要使用推荐人所在单位的信笺纸,有推荐人的亲笔签名等。
此外,申请要求还包括需提供具有不少于40小时医院/社区卫生/医生诊所/康复医疗等医疗卫生机构的志愿者服务经历并提供证明和服务单位的评价。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是面向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进行招生,但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组织的笔试中,生物学、化学、大学基础数理概念占考试内容70%;心理——社会方面基本概念占考试内容15%;阅读理解占考试内容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