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学院大思政实践队走进铜鼓棋坪共绘红色画卷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通讯员 徐天兰 刘文钰 易茜钰) 7月8日,宜春学院党委副书记严青松在宜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大思政实践队出征仪式上为走进宜春铜鼓棋坪镇幽居红色文化名村的实践队授旗,并鼓励大家要珍惜此次走进乡村进行大思政社会实践机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在实践中助力乡村振兴。
7月9日,宜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范松仁、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徐天兰、学生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黄家驹、特邀来自巴基斯坦的宜春学院留学生马龙(MEHMOOD UL HASSAN)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员们开启了“牢记嘱托强国有我,行走赣鄱感恩奋进”大思政实践活动,进行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参观秋收起义纪念馆
第一站,师生们一同来到铜鼓县秋收起义纪念馆,该馆2001年被中宣部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反映了1927年9月毛泽东亲自组织领导第三团和铜鼓人民举行秋收起义的光辉历程,馆内主要分为谋划起义、举旗暴动、转兵南移和红旗飘扬四个部分,师生们在院长范松仁教授的现场讲解下,对秋收起义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走访毛泽东同志铜鼓化险地
走进秋收起义纪念地,大家瞻仰了毛泽东雕像。
师生一行来到绿草茵茵,树林茂密的月形湾,这里是毛泽东脱险处旧址,位于铜鼓县排埠镇。师生们参观了“毛泽东同志铜鼓化险专题馆”“毛泽东军事思想陈列馆”和吴家祠,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齐声诵读《西江月·秋收暴动》,师生们在这里深切感受到毛泽东的英勇和智慧,也更加坚定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和追求。
幽居会议旧址现场教学

“1928年7月22日平江起义后,彭德怀、滕代远等人于当年9月17日在铜鼓县幽居村召开了一次组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边特委的联席会议,即幽居会议……”还在上初中一年级的当地红色小讲解员王茂林为师生们生动形象地讲述了那一段红色历史。
在幽居会议旧址,范松仁教授展开了一场“沉浸式”思想政治课现场教学,他围绕铜鼓棋坪镇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大家讲述了铜鼓的历史与现状,幽居会议的重要意义,红色文化的独特内涵,通过讲述两个红色故事,揭示了蕴含其中的政治本色、革命底色和时代特色,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军民鱼水情深的深刻内涵。
走进红色记忆陈列馆
走进红色记忆陈列馆中,在幽居村党支部书记肖文等讲解引导下,师生们一同缅怀了廖思吾、樊任民、王镜明、王季民等一大批革命信念坚定、斗争经验丰富、勇于献身革命事业的革命先烈,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实物展示,大家深刻了解了幽居村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和革命斗争的辉煌历史。参观过程中,师生们无不感慨万分,纷纷表示这是一次深刻的灵魂洗礼,更加坚定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
成长面对面(第9期)特别活动
在幽居村,师生实践队还以成长面对面(第9期)特别访谈的形式,与乡村干部共话红色文化传承、乡村振兴。
幽居村党支部书记萧文向大家介绍了幽居村丰富的红色革命文化资源,谈到了如何运用丰富载体来做好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鼓励当代青年用红色精神激励自我,发挥自身专长,自觉做红色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棋坪镇党委委员钟国定认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强有力的基础,幽居村利用其丰富的农林牧渔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各种产业,同时实施人才组织等相关策略,带动乡村振兴和红色旅游等。
范松仁指出,青年学生要铭记红色历史,弘扬革命精神,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未来学院将利用自身学科优势和教师资源优势开展校地和校政的深入合作,为红色文物的保护和红色基因的传承注入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