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洪州职业学院思政部组织师生赴延安开展“一线课堂”实践教学活动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为全面深化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真正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统一起来,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7月3日至7日,江西洪州职业学院思政部组织师生赴延安开展“一线课堂”实践教学活动。
三天时间里,师生们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探访杨家岭和枣园革命圣地、走进梁家河等,亲身体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

追寻红色足迹,感悟延安精神。师生们跟随讲解员一边参观,一边聆听。
思政部主任彭庆、教师裘康分别结合教学内容,将思政课堂搬到延安革命纪念馆,将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同学们透过一幅幅珍贵照片、一件件革命文物,在情境中学、在实践中悟,从而系统全面地了解到中国的革命史,更细致地感悟到延安精神所蕴藏的深刻内涵。
跟着讲解员,师生们还来到了鲁迅艺术文学院和延安文艺纪念馆。在讲解员的指引下,师生们学习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其中强调文化艺术要为人民大众服务,也反映当时共产党人一切为了人民的原则。在参观一件件富有年代感的艺术作品中,师生们深入了解延安时期的文艺战线的发展历程和艺术成就,在艺术理念中也深刻领悟到了延安时期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品格。
进入枣园,炽热的阳光洒在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们昂首阔步的铜像上,大家仿佛身临其境,通过参观枣园革命旧址,师生们接受了红色教育,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在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和人民和军队同甘共苦,共克难坚的历程。
走进梁家河,感悟“大学问”。师生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师生们参观了梁家河村史馆、第一口井、第一个淤地坝,陕西省修建的第一口沼气池。
重温南泥湾精神,弘扬艰苦奋斗作风。行走在南泥湾的山路田间,听着讲解员的讲述,师生们深入了解了南泥湾革命历史,领悟了“艰苦创业”的精神价值。在党徽广场前,全体师生高唱革命歌曲《南泥湾》,用歌声赞美南泥湾的巨大变化。
看着一座座古朴庄严的革命旧址,听着一个个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红色故事,师生们感触颇深。23级学前教育(9)班李海丽说:“革命历程的艰辛、党和人民群众的同甘共苦,这一个个的生动场景仿佛历历在目。这次红色之旅,让我仿佛穿越到了那段物资匮乏、环境艰苦却又朝气蓬勃、激情燃烧的岁月。在这里,我们不仅了解了延安时期的革命历史,更感受到了延安革命精神的传承。”思政部专职教师刘佳怡表示,“此次一线课堂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悟,通过现场教学、情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红色革命故事打动内心,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革命精神,把理论课程变成一堂有生命的思政课。”
此次“一线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师生们通过体验教学、现场教学、专题教学及拓展教学等多种形式,真切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革命的艰辛历程,弘扬延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