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食毛癖的诊断与防治

2024-07-19 10:14 阅读
大江网-信息日报

  王晓燕 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农业农村局

  绵羊由于缺乏矿物质、维生素和营养,常互相舐食污秽的被毛,常称食毛癖,并伴有消化紊乱,久而久之,舐食的毛在皱胃互相缠绕,形成大小不一的毛球,很易引起皱胃幽门部阻塞,或引起肠阻塞。羔羊尤易发生。

  本病多发于秋末冬初,或冬季舍饲的羔羊,由于食入的毛量过多,影响消化,严重时因毛球阻塞肠道形成肠梗塞而造成死亡。近年来,由于限地放牧,常发生地方性成年羊食毛症。

  一、发病原因

  由于母羊及羔羊日粮中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足而引起代谢紊乱,致使羔羊对被粪尿污染部位的被毛表现一种病态的贪食。

  冬末春初,牧草干枯,给母羊长期饲喂被雨淋过的陈旧干草或酒糟等营养不全的饲料;母羊泌乳不足或停止,乳汁营养成分降低;乳腺炎或羔羊消化不良;羊群密度过大等,都可促进本病的发生。

  日粮中含硫氨基酸缺乏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若母羊营养不良、乳汁不足则直接影响羔羊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在缺乏胱氨酸时出现食毛癖。

  羔羊将羊毛簇食入口中,略经咀嚼,即成团咽下,在胃内又经黏膜液渗透,随着胃的蠕动,可滚转成球,或与胃内的植物性纤维缠搅,逐渐形成团块,即成毛球。毛球多滞留在瘤胃和网胃中;哺乳羔羊多在真胃中,有些细小的毛球可同时成串地进入肠道。毛球若仅在羔羊的瘤胃和网胃中,一般没有明显的全身变化;如果毛球卡在真胃和肠道中,尤其是毛球阻塞了真胃幽门,即表现一系列症状,甚至造成死亡。

  二、临床症状

  起初,只有个别羔羊表现异嗜癖,之后,则有多数羔羊表现异嗜癖。羔羊经常咬母羊的股、腹、尾等部被粪尿污染的毛,或拣食脱落在地上的羊毛;同时还有舔食墙土现象。有时,在母羊卧地休息时,羔羊站在母羊身上啃咬,或羔羊互相啃咬被毛。有的羔羊有啃木桩、泥等异食癖,食欲时好时坏,有时出现瘤胃轻度臌气。严重时,大群羊被毛脱落,出现“裸体羊”。病羔被毛粗乱、焦黄,食欲减退,经常下痢、贫血,日渐消瘦。当毛球阻塞幽门或肠道时,食欲废绝、肚胀、不排粪、磨牙、流涎,有时表现腹痛症状。触诊腹部,在皱胃或肠道中可摸到有枣核至拇指大小的硬韧物,同时羔羊表现压痛。

  三、病理变化

  剖检:皮下、肌肉、肠系膜、心脏冠状沟均水肿,皱胃内有大小不一的饼状物,撕开后都是毛缠绕在一起,并有一毛球阻塞在幽门。

  四、治疗

  加强营养,补充矿物质和青绿饲料;对有病的羔羊进行皱胃切开术取出毛球。食盐40份、骨粉25份、碳酸钙35份,或者骨粉10份、氯化钴1份、食盐1份、微量元素1‰,混合,掺在少量麸皮内,置于饲槽,任羔羊自由舔食。在羊圈草栏内经常撒一些青干草,任其随意采食。按10只羔羊喂一个鸡蛋的比例,将鸡蛋捣碎,拌在饲料中,连喂5天,停歇5天,再喂5天,即可制止食毛癖的发生和发展。用一些轻泻药物排出毛球。

  五、分析与讨论

  当出现羔羊食毛时,应与母羊隔离,仅在哺乳时允许接近。调整母羊饲料,加强饲料中的矿物质、青绿饲料,给以全价日粮。注意羊舍卫生,及时清除脱落的羊毛。

  诊断要点:在发病前有食毛癖和异食癖现象;病初期出现前胃弛缓,而后出现不吃、大便干,一旦阻塞幽门或肠管,食欲废绝,瘤胃、皱胃臌气,有时出现疝痛;触诊皱胃或肠管,羔羊及小羊均可触诊到硬物,皱胃、十二指肠、小肠无块状物;调查饲养管理的情况。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