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体验“蓝朋友”高温下的日常训练
8月1日,南昌最高气温达35℃,空气中到处弥漫着灼热的气浪。对于消防员而言,每天需要头顶烈日进行体能训练和技能训练,以提升实战能力,更好地守护万家平安。高温之下,消防救援人员又是如何训练的?当日下午4时许,记者前往南昌市红谷滩区消防救援大队珠江路站体验他们的日常训练。
消防员进行爬楼训练。
记者准备穿上的消防服。
“蓝朋友”日常训练15秒爬梯上二楼
当日下午4时,仍是烈日当空,地面温度极高。“集合!”在一声号令下,10余名消防员集合在119训练大楼下。跑操,是队员们每天都要训练的基本项目。头顶烈日,大家在步道上跑步热身,两圈跑下来,不少人额头冒出豆大的汗珠。
绳索攀爬、爬梯、负重上楼……这些训练项目对他们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当天的训练的内容包括挂钩梯上四楼、爬绳上四楼、6米肩梯上二楼。
6米肩梯上二楼,是要身穿消防战斗服,通过攀爬6米拉梯,从训练塔一楼,爬上约5米高的二楼窗内,合格时间为18秒。起跑、冲刺、摆梯、攀爬、翻墙,消防员吴海平干净利落地完成整个训练,用时15秒。“如何能做到快速爬梯上楼?”面对记者的询问,消防员吴海平表示,“没有过多的技巧,全靠平时多加练习。”
15秒完成6米肩梯上二楼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训练。“能不能再快一点”,凭着这样的信念,消防员们不断刷新自己的成绩。“目前我们所有的队员都能达到18秒,15秒是最好成绩。”站长刘洪芳介绍。
对普通人来说,完成从一楼到二楼的爬梯要花费多长时间?记者换上橙色消防救援服后,在吴海平的指导下,从肩梯爬上二楼,耗时24秒。现场消防员,每个人只需要三四秒就能完成。
记者穿上10公斤灭火救援服体验
采访过程中,记者还体验了穿着消防灭火服负重爬梯。一套消防灭火服有多重?消防灭火服主要用于火场灭火救援,又称“防护服”,可以防火阻燃,加上头盔,重量接近10公斤。当全身装备穿戴完毕后,记者感觉就像裹了一层大棉袄,在高温下,救援服如同蒸笼一般,如果在灭火现场,可想而知,体感温度只会更高。
穿戴好消防战斗服只是第一步,消防员身上还需佩戴其他的器材装备——肩背空气呼吸器,腰间佩戴工具包,手拎两盘水带。穿戴好服装设备后,记者只有一个感受:负重前行。在记者眼中复杂的穿戴,是消防员日常最基础的训练之一。
“火情出现时,我们必须要在1分钟出库,穿好灭火服登上消防车。”消防员田文介绍。
接下来的任务是——身着消防服,拿着两个水袋爬到四楼。田文告诉记者,为了更快更省力地爬楼,消防员通常会直接两级台阶一步上。记者原本想跟上田文的步伐,无奈只能一步一步上台阶。
等到最后成功抵达四楼,记者已是气喘吁吁,里面的衣服已被汗水浸湿,全程耗时约四五分钟。“通常我们的爬楼训练在高层小区,一次需要爬10层,大家几乎都是跑起来爬楼的。”田文说。
傍晚6时许,食堂为消防员们准备了西瓜消暑,一片片清甜的西瓜缓解训练的辛苦。短暂的休息后,他们又继续跑向操场开展日常训练。
文/图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赵琼 实习生陈慧 柯莺莺
编辑:张瑜 审核:黄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