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给“生命通道”添堵?
消防通道被杂物堵死、楼梯间被改造成库房、逃生楼梯锈迹斑斑……近日,记者针对容易发生火灾的“九小场所”等进行暗访,发现消防通道堵塞问题不同程度存在,有的称得上触目惊心。
消防通道,平时不起眼,但火情发生时,却是逃生的希望。我国消防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相关统计显示,全国重大人员伤亡的火灾事故中,80%以上有消防通道堵塞情况;近10年的群死群伤火灾中,约半数是因为消防通道阻塞而造成火情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控制。特别是餐馆、网吧、商场等“九小场所”,往往存在“可燃物多、管理薄弱”等问题,一直是消防隐患重灾区。由于点多量大,空间复杂,一旦出事,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几乎呈指数级扩大。
消防通道就是“生命通道”,但“生命通道”不通的现象为何屡禁不绝?除了侥幸心理作祟,还因为一些人只算一己之私的小账,不算公共安全的大账。媒体暗访中,一位受访者的发言颇能说明问题,大意是消防安全重要,但也不能因为小概率事件,不考虑经济效益。殊不知,海恩法则早已警示我们,在多次重复的情况下,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不断积累,最终演变成大概率事件。就算出于效益考量,多占一寸地,看似省了成本,若算上潜在安全风险以及疏于管理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根本得不偿失。此前法律判决,都已传递出“按责分摊”的取向,不乏商业单位、居民个人吃了大罚单。
消防安全是天大的事,加强常态化监管殊为必要。“九小场所”点多面广风险大,更要加大抽查力度频次,尽可能防患于未“燃”,对屡教不改者,罚到痛处才能形成震慑。除了依法惩治,还应加强安全宣教,多结合现实场景,开展应急演练、VR模拟火灾现场等,让大家对消防安全的认知和理解更加深刻。
消防安全,人人有责。执法部门从严执法,商业单位算好安全大账,每位居民当好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主动落实相关规定,对违法行为及时举报。多方合力,共同参与,消防通道才能在关键时刻用得上靠得住。
编辑:陈笑笑 审核:倪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