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对对碰”开局该抽几只,答案找到了
最近,“乌龟对对碰”火了,在一个个看似简陋的直播间里,主播娴熟地拆开塑料袋,取出一个个彩色树脂乌龟摆在桌上。

如果你对这些长得一模一样的彩色乌龟感到疑惑,那你可就错过这个夏天的“潮流”了。不过,消费者在参与时要注意哪些风险呢?
什么是“乌龟对对碰”?
“乌龟对对碰”是一种拆树脂乌龟盲袋的玩法。这种树脂乌龟一般有10种颜色。买家要先决定购买几个盲袋(每个盲袋中包含一只乌龟),并许愿一种颜色。一般卖家会挂出几种“套餐”,如××元拆9包,××元拆18包等等。
卖家在直播间现场拆包,如果拆开的盲袋中有买家许愿的颜色或者非许愿色却拆出两只同样的颜色的乌龟(对碰),卖家都会额外加拆一包,继续与此前没有对碰的已拆盲袋组合,直到没有对碰即为结束。
“乌龟对对碰”还有升级玩法,比如拆包按照九宫格顺序排列,并设有万能碰位、三连位、清台、隐藏等额外奖励玩法,以增加买家被加拆的概率。其间,所有拆开的盲袋均归买家所有。有网友称自己9拆加连18拆后,最终带走了90多只乌龟。

典型乌龟对对碰规则讲解(以九宫格为例)
“玩起来总觉得是自己买得不够多,只要多买收益率自然翻倍。”赵女士也曾沉迷于“乌龟对对碰”,第一次下单买了9包,最终带走14只乌龟。
“玩这个都是为了带走更多乌龟,好看不好看反倒是次要的。”赵女士表示,她一开始觉得自己运气不好,后来又研究起哪种颜色出现的概率大,最终认为是买得不够多。“我一口气买18包那次,最终到手40个。”
开局抽几只?学霸用AI和代码算出来了
怎么抽才能拆出更多的乌龟?这个问题现在有了科学的答案。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柯同学(网名Eva)利用AI和代码技术计算出结果,并将这一过程做成PPT,“汇报”给网友,引发热议。

柯同学制作的PPT。图源:受访者提供
在柯同学的运算中,这种树脂乌龟有10种不同的颜色(每种颜色出现概率相同),且有许愿幸运色、对碰、三连和全家福(九宫格九色都不同)的玩法。
先说结论:开局最好抽30~40只乌龟,且最好是3的倍数,最后拆到的乌龟数约等于2.7×(n-9)+17,n等于开局抽的乌龟数。
例如最开始抽36只,那最终能拆到2.7×(36-9)+17=89.9,也就是大约90只。
不妨借着这个机会
来了解一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知识点吧!

面对网友们的赞扬,柯同学表现得很谦虚:
“应用概率在生活中是一件比较常见的事情,对我来说就是把学到的东西用在实际中”,柯同学说,“你用你会用的东西,去满足你的好奇,还可以告诉同样好奇的人们,这很棒。”
卖的是娱乐体验而非商品
这类树脂乌龟的价格并不高,在一些电商平台上,16.9元就能买走30个,相当于不到六毛钱一个。相对的,赵女士盲袋18连拆的价格在40元左右,即使最后带走40个,也相当于一元一个。尽管比直接买贵了不少,赵女士仍对自己那次运气爆发感到十分满意。

这种“盲盒+玩法”运营模式的魔力在于,每个参与者都希望能凭运气拆出更多乌龟,这种不确定性让直播拆盲盒多了一份未知带来的刺激感。比起传统盲盒,“盲盒+玩法”让买家忽视了商品本身,更关注于自己的“运气”。
有网友认为,“乌龟对对碰”本质上售卖的并不是商品,而是消遣娱乐体验。相比于实际收到的玩具,更多消费者从中收获的是紧张刺激的情绪价值。
警惕因追求更大惊喜而产生“赌徒心理”
尽管“乌龟对对碰”会带来许多乐趣,是年轻人释放压力、享受生活的一种途径,但消费者在参与时也需保持警惕。
《潮玩产业发展报告(2023)》提到,中国潮流玩具零售的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63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345亿元,2017至2021年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34%。展望未来,潮玩产业未来市场规模将持续增加。

人们选购盲盒。图源:澎湃新闻
作为潮玩的重要细分领域,盲盒市场也将获得较快的发展。结合了游戏特点、出现更多玩法的“对对碰”等代拆型直播已经成为当前网络直播的新宠。
有分析人士认为,对于“盲盒消费”以及添加了玩法的盲盒直播,应理性看待。它们既是消费与娱乐结合的“惊喜消费”,能带来的情绪高峰体验比较短暂,同时也是一种冲动消费,可能会在消费过后给参与者带来懊恼感。消费者可将其作为兴趣爱好,但要避免成瘾,更要警惕其中的风险。有些人可能会因为追求更大的惊喜而过度消费,甚至产生“赌徒心理”,忽视自身需求,造成不必要甚至超出能力的支出。
未成年人“抽卡上瘾”问题亟待关注
90、00后偏爱盲盒,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更平价的“卡牌”则备受青睐。
记者调查发现,全国多地的市场上有一种“小马宝莉”卡牌盲盒产品,在未成年人群中无序销售。
“小马宝莉”卡牌盲盒中有普卡和稀有卡之分,为了抽到稀有卡,孩子们近乎疯狂地花钱,沉迷其中,有的孩子甚至声称能抽到稀有卡就是祖坟冒青烟,家长们对此很是苦恼。为了获得自己想要的卡位,孩子们之间还会互相交易,越稀有的卡价格越高,这也让孩子们购买卡牌盲盒的目的从单纯地玩、收集,逐渐演变成赚钱和倒卖。

小马宝莉某稀有卡牌在二手交易平台上被炒到天价。
业内人士表示,“这种卡牌,真的暴利。成年人买盲盒,抽不到自己喜欢的都会一直抽,何况是毫无自制力的小朋友们。”
央视财经点名批评:“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中的相关规定,未成年人是不可以独自购买这类卡牌盲盒的,但作为‘小马宝莉’卡牌盲盒的出品方,浙江卡游公司在实际经营和管理中并没有遵守相关规定。”
编辑:陈笑笑 审核:倪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