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大江网/景德镇头条客户端讯 8月27日,“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在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景德镇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围绕“稳中起好步 进上下功夫 推动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作介绍。相关负责人答记者问。
张文帮介绍,近年来,景德镇市住建局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在稳中起好步,积极在进上下功夫,新时期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定步伐。
政策引导,全力稳控房地产建筑业健康发展。房地产方面,打好政策“组合拳”,密集制定了《促进中心城区二手住房交易的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心城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建立景德镇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的通知》等调控政策,实施了购房补贴、财税优化、青年人才购房补贴、三孩及以上家庭购房奖励等一系列惠民惠企举措,全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建筑业方面,制定了《景德镇市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着力加快培育我市建筑业新质生产力,扶持我市建筑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全市建筑业转型升级发展。
民声引路,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居宜居。保障“住有所居”。实物保障与租赁补贴并举,中心城区15141套保障性住房全部完成配租,至2024年8月市中心城区累计发放租赁补贴1244.37万元,享受租赁补贴保障家庭7628户,其中低收入家庭1563户、城镇特困人员55户,实现了符合条件的住房困难群众“应保尽保”。提升“宜居优居”。2019年来全市已完成337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惠及居民8.9万余户,今年继续实施16个、2444户老旧小区改造,让老旧小区变身新家园。积极推动8000余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和筹集工作,着力解决我市众多“景漂”以及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阶段性住房困难。
改革引智,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举措提效率。在全省率先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超时默许制,实现办事不用求人,审批逾期率从7.53%降到0。在全省率先实现工程建设领域证照全面电子化,申报、审批、发证全面实现“网上办”“掌上办”。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审批时限、审批事项得到大幅压缩。主动作为优服务。积极开展“亲清瓷都·暖心爽心”、万干入万企营商环境指标提升攻坚行动活动,对挂点帮扶的房地产建筑企业开展全覆盖走访,聚焦企业需求,精心“把脉问诊”,帮助企业找出“病因”、开好“药方”,助力企业跑出发展“加速度”。
试点引领,全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补强城市功能短板。牵头强化城市体检、城市更新、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全面消除麻园岭、十八渡等排涝站直排口,完成黄泥头片区、麻园岭片区、白鹭片区等内涝点整治,加快推进东三宝、刘家弄等重点城市更新项目建设,努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坚持应保尽保,将更多体现我市特色的近现代建筑和工业遗产纳入保护对象,新增光明瓷厂等20处历史建筑,启动陶阳里街区申报历史文化街区工作,探索党建引领传统村落保护机制,创新推出历史街区消防审验做法,全方位推动城乡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
安全引航,全力保障稳定发展大局。狠抓建筑施工质量安全。严格执行“两书一牌”制度,持续开展工程质量标准化工作,建立全市建筑工地项目实名制“红黑榜”。狠抓城镇燃气安全。加强燃气企业隐患排查、燃气重大隐患治理、餐饮企业燃气安全检查、燃气“黑窝点”打击等工作,推动完成中心城区1.8万户焦炉煤气用户置换、129.6公里老旧燃气管网改造。狠抓自建房安全。累计排查自建房37.15万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控、整治,“危房不进人、人不进危房”“经营不带险、带险不经营”得到有效落实。
张文帮表示,下一步,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将实字为先、实干为要,奋力推动住建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擦亮“千年瓷都”这张亮丽名片贡献更多住建力量。
会上,媒体记者围绕景德镇市“房地产调控政策”“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等主题提问,该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员分别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