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为何爱“出片”

2024-10-08 07:56 阅读
浙江宣传

国庆假期出行,你“出片”了吗?有人一大早起来爬山看日出,有人搬石头造景、摆各种姿势,还有人穿上“新中式”服装打卡古镇古村……他们大多是为了“出片”,然后晒到社交平台上。有网友调侃说,“假期再苦,也不能苦了朋友圈”“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但得拍出几百张照片”。

所谓“出片”,指的是年轻人在生活、旅行中追求拍摄美图的行为。对一些年轻人来说,无论网红餐厅菜品如何,还是艺术展能否看懂,只要能“出片”,似乎这一趟就没白来。“出片”为何有这么大的魅力?这背后暗藏了什么玄机?

网友分享的“出片”攻略 图源:社交平台截图

凌晨“错峰”拍,悬崖边“赌命”拍,不惧40℃高温穿汉服街拍……为了“出片”,这届年轻人可以说是够拼的。那么,“出片”为何那么受欢迎?

社交的需要。作为“互联网原住民”,“出片”宛如90后、00后的一种“社交货币”。他们通过精心拍摄、编辑的照片展示生活状态、个人审美,从而在社交媒体上获得大量点赞和褒奖。

从易“出片”的点位,到“出片”机位、姿势,再到修图技巧,社交平台上有各类年轻人分享的“攻略”。无论是“精装朋友圈”的旅行照、“转场式打卡”短视频,还是“旱地拔葱”式的创意航拍,都成了不少年轻人彰显自我个性、获取社交价值的“刚性需求”。

引流的密码。对商家来说,“出片”往往伴随着商业价值。他们把“出片”作为吸引眼球,进而推广营销的引流密码,特别是文旅、餐饮等行业纷纷在场景营造上下足了功夫。比如一些小众餐馆通过打造“网红机位”推高人气,部分老牌景区也与时俱进塑造“网感”、赢得流量。

不可否认,“出片”确实让不少城市和商家享受到了“流量红利”。比如,秦皇岛阿那亚凭借一张“孤独的图书馆”照片快速走红网络;“今生簪花,来世漂亮”让福建泉州一个小渔村引得万千游客;“战国袍”让邯郸着实火了一把,跻身热门旅游地。

平台的加持。社交平台的蓬勃发展,为“出片”提供了更多的展示空间。不少内容标题只要挂上“出片”二字,往往就能带来更高的点击量。一些平台为了博关注,“拿捏”年轻人喜欢“打卡”“探店”的需求,有意进行策划和推流。“出片秘籍”“出片神器”“出片圣地”“一键出片”等话题热度居高不下。

秦皇岛阿那亚“孤独的图书馆” 图源:“河北新闻广播”微信公众号

然而,有时候大家兴冲冲为了“出片”而去,甚至为了拍一张照片奔赴一个城市,最后却失望而归。“没片硬出”“本末倒置”,催生了一些乱象,让“出片”道路上“雷点满满”。

比如,货不对板。社交平台上有一部分内容是“选择性展示”,很难经得起验证。像有网友分享了一家新开的网红咖啡厅,号称“出片率”高,结果其他人到现场一看,发现网上的照片只是店里很小的一隅,而且造景简陋,排队拍照还得等上半小时,不禁大呼“上当”。当照片与现实反差强烈,难免让人感到体验不佳。

比如,千篇一律。花海中立起粉色取景框、沙滩上新增“多巴胺”帐篷、老街上手绘一些打卡标识……低成本的网红造景很容易被复制,就像稻田咖啡、海景餐厅、日式茶馆等,在各地层出不穷,但真正有新意的却未必多。这些“网红点”体验一次是新鲜,体验多次可能就会引起审美疲劳。有网友就吐槽:“每个城市的网红店、网红街都差别不大,看以前的照片,都分不清是在哪家店拍的了。”

比如,以身犯险。一些年轻人将“好看照片的背后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奉为圭臬。为了“出片”,他们将安全问题抛之脑后,爬悬崖、翻护栏、占马路、探深海,带来不少安全隐患。像近期云南哀牢山因一视频博主发布的“探险视频”而爆火,于是有人效仿,不惜深入未开发区域取景,希望可以使得“出片”更与众不同。但这些地方多为原始森林,气候多变、野兽出没,贸然进入不仅容易迷路,还可能危及生命。

上海武康大楼前的郁金香曾吸引很多人前去打卡 图源:网络

不少年轻人也坦言自己被“出片”所困,出门一趟如果没有拿得出手的照片,就仿佛没有留下什么,可是为了“出片”而百般努力,忽略了自己的深度体验,又觉得有些不值。那么,该如何正确看待“出片”呢?

重“出片”更重美好体验。从个人角度而言,一场愉快的聚会、一次难得的旅行,想留下美好影像当作纪念是人之常情。但如果沉迷于社交网络带来的自我满足,容易忽略真正的风景。与别人的点赞叫好相比,更加重要的是自己内心世界的丰盈和幸福感的满足。当出游即“出片”,“出片”成为一种KPI,出游反而变了味,让人无法轻松享受旅途。

“旅行达人”三毛曾说:“旅行真正的快乐不在于目的地,而在于它的过程。”与其在“出片”上疯狂内卷,倒不如来一次用心享受的深度游,或许更有获得感。比如,一生都在行走的徐霞客,就为深度游“打了样”。他善于根据观景时节、交通食宿等调整行程,把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加以链接,领略到了更多别人所未见的瑰丽奇景。

重“引流”更重自身品质。从商业角度而言,用“出片”创造消费热点,吸引年轻人来,本身是一种有效的“引流”手段,无可厚非。可当部分商家、景区与社交媒体合作推流,过度依赖打造“出片点”带来的热度,却忽视了产品本身和服务质量,这显然是本末倒置。

与其被“出片”浪潮裹挟,不妨坚持深耕特色资源、挖掘人文内涵,真正讲好自己的故事,以“内外兼修”吸引更多流量。像婺源晒秋、泉州簪花话题热度居高不下,除了社交媒体的“推力”,当地特色的文旅项目和多样的人文体验,也是赢得大流量的关键。

游客在泉州头戴蟳埔簪花围,体验当地风土人情 图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重“出圈”更重长久发展。从城市角度而言,近年来一些网红城市的兴起,带来了新的营销方式,有的就是以“出片”获取流量,频频登上热搜榜。然而,当线上的流量转化为更多线下的客流,考验的将是一座城市可持续的文旅运营能力。

比如,旅拍业这些年大热,有的城市就巧借东风,利用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因地制宜布局“出片”场景,增强游客体验感,让更多绚丽多彩的自然人文风光被“看见”。像“出片率”颇高的重庆,为了让游客更好地“出片”、游玩,通过专门修建观景台、推出足触式“红绿灯”、实施景观品相文化品位提升工程等,成为很多人口中“最宠游客的城市”。

“咔嚓”一下“出片”,为我们定格了美好的瞬间。但很多风景,不仅仅是浮光掠影,还需要用心体悟。或许,当我们走遍千山万水,见证星河辽阔,真正完成灵魂上的远行,由此开阔视野、汲取人生感悟,能拍出更多独属于自己的“人生相片”。

 

编辑:汤吉宁 审核:温小强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