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折的保守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4-11-08 08:09 阅读
大江网-信息日报

  骨折对于老年人而言,是不得不面对的风险之一。手术固然是处理骨折的一种方式,但对于许多老年人,保守治疗因其温和、低风险的特点,往往成为更合适的选择。那么老年人骨折后,有哪些保守治疗方法能够帮助他们减轻痛苦,加速康复呢?

  一、了解老年人骨折的特点

  老年人骨折多发生于骨质疏松的基础上,骨质疏松是骨折的危险因素。这类骨折常见的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股骨颈骨折及股骨粗隆间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和肱骨外科颈骨折。中老年骨折患者常伴有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等疾病,这是中老年骨折患者的特点。骨折是一种严重创伤,可以使原有疾病加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股骨颈骨折及股骨粗隆间骨折需要长期卧床,会引起肺炎、褥疮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骨折后的恢复过程相对较长。

  二、保守治疗的基本原则

  保守治疗即通过非手术手段促进骨折愈合,适用于大多数无移位或轻微移位的骨折。其主要原则包括稳定骨折部位、减轻疼痛、促进骨折愈合、预防并发症。在具体实施时,医生会根据骨折的类型、位置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三、老年人骨折的保守治疗方法

  (一)绝对卧床休息。老年人骨折后,首要任务是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骨折部位受到进一步的损伤。对于下肢骨折,如髋部骨折,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以降低骨折移位的风险。同时,卧床期间需注意预防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二)手法复位与外固定。对于闭合性骨折且无明显移位的患者,医生可采用手法复位的方法将骨折断端对位对线良好后,再进行外固定。外固定材料常用石膏、夹板或支具等,它们能有效固定骨折部位,防止骨折移位,为骨折愈合创造条件。需要注意的是,手法复位和外固定应由专业医生操作,以确保复位准确、固定可靠。

  (三)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老年人骨折保守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药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止痛药物。骨折后常伴有剧烈疼痛,影响患者的休息和康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开具适量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或阿片类止痛药来缓解疼痛。

  2.活血化瘀药物。这类药物如舒筋活血片、三七伤药片等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淤血消散,有利于骨折愈合。

  3.强筋壮骨药物。如骨愈灵、仙灵骨葆等,这些药物能增强骨骼强度,促进骨折部位的新骨形成。

  4.补充钙质药物。老年人骨质疏松是导致骨折的重要原因之一。补充碳酸钙片、葡萄糖酸钙片等钙质药物能有效增加骨密度,预防再次骨折。

  四、物理治疗

  (一)热敷与冷敷。骨折初期(24~48小时内)可采用冷敷以减轻肿胀和疼痛,之后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瘀血消散。

  (二)理疗。如超声波、红外线等理疗手段能深入组织内部,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

  (三)按摩与推拿。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度的按摩和推拿能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促进血液循环。但注意力度需适中,避免加重骨折损伤。

  (四)功能锻炼。在骨折稳定且疼痛减轻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其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有助于恢复关节活动度、增强肌肉力量、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锻炼时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活动导致骨折移位或再次损伤。

  五、注意事项与饮食调养

  (一)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复查骨折愈合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预防并发症。长期卧床的老年人需特别注意预防压疮、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家属应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拍背排痰、保持床褥清洁干燥等。

  (三)饮食调养。骨折愈合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老年人应多吃富含蛋白质、钙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同时,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影响营养吸收。

  总的来说,健康是老年人最宝贵的财富。面对骨折,保守治疗以其独特的优势,为老年人的康复之路铺设了一条温馨而稳固的桥梁。

  郑胜 四川省第一退役军人医院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