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记者节,追忆三位赣籍新闻巨匠

2024-11-08 08:51 阅读
当代江西

新闻是社会的镜子,无时无刻不在映照着世界的万千气象。普利策的睿言犹在耳畔:“如果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眺望者。”

在新闻事业发展史中,一批杰出的新闻人如同璀璨星辰,镌刻着属于他们的时代印记。在中国近代史上,江西曾诞生过邹韬奋(鹰潭余江人)、徐宝璜(九江人)、黄远生(九江人)等时代风云新闻人物,他们仍是当下无数新闻工作者与社会活动家不灭的灯塔。

邹韬奋:民国第一报人

 

“每星期趁读者在星期日上午的闲暇,代邀几位好友聚拢来谈谈,没有拘束,避免呆板,力求轻松生动简练雅洁而饶有趣味。”

20世纪20年代,邹韬奋以“供应特殊时代的特殊需要的精神食粮”为初衷,让《生活周刊》成为那个时代的一股清流。

时至今日,这份刊物已演变为我们耳熟能详的《三联生活周刊》,“以敏锐姿态反馈新时代、新观念、新潮流,以鲜明个性评论新热点、新人类、新生活”。任时光如何流转,“生活”二字依旧熠熠生辉。在邹韬奋看来,刊物的受众是一般平民,要将《生活》打造成读者的一位好友。

邹韬奋。

今年是邹韬奋先生逝世80周年。1926年,他接任《生活周刊》主编,主张以“暗示人生修养,唤起服务精神,力谋社会改造”的办刊宗旨。后续在该刊的《本刊与民众》一文中,他更是明确表示办刊要以民众的福利为前提,要为民众谋求福利。

毛泽东曾为他题词:“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韬奋精神”是对邹韬奋一生的高度评价,也激励着一代代新闻出版人。

为了学习、发扬“韬奋精神”,中国韬奋基金会于1987年成立,同年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和中国韬奋基金会首次颁发韬奋出版奖。至今,长江韬奋奖仍是新闻界的最高奖项。

《生活》周刊。

邹韬奋是伟大的爱国者、杰出的民主斗士和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在任《生活周刊》主编时,以犀利之笔,力主正义舆论,抨击黑暗势力。
“九一八”事变后,他接连发表了《我们最近的思想与态度》和《我们最近的趋向》文章,认为当务之急是抗日救亡,用“笔杆子”唤醒中国人民团结抗日,抨击国民党当局“攘外必先安内”等谬论。
1933年6月,中国人权运动先驱杨杏佛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邹韬奋也在暗杀名单之列,他不得不开始长达两年的海外流亡生活。不久,《生活》周刊遭国民党政府查封。在《生活星期刊》第一卷第二十一号上,邹韬奋在《笔谈》中说:“我以为我们后死的斗争者,应该承袭鲁迅先生的积极的斗争精神,为民族解放的伟大而艰苦的工作,努力前进。”
1944年7月24日,邹韬奋在上海病逝。中共中央在唁电中写道:“韬奋先生二十余年为救国运动,为民主政治,为文化事业,奋斗不息,虽坐监流亡,决不屈于强暴,决不改变主张,直至最后一息,犹殷殷以祖国人民为念;其精神将长在人间,其著作将永垂不朽。先生遗嘱,要求追认入党,骨灰移葬延安,我们谨以严肃而沉痛的心情,接受先生临终的请求,并引此为吾党的光荣。”

《邹韬奋诞生九十周年》纪念邮票。

 

徐宝璜:中国新闻学界的开山鼻祖

 

徐宝璜是中国新闻界的开山鼻祖,他的身上有太多“第一”:第一个在大学讲授新闻学课程的人、第一个参与创办新闻学研究团体的人、第一个出版新闻学专著的人、中国新闻教育界第一位大师。
1916年从美国留学回国后,徐宝璜先是在北京的著名报纸《晨报》担任编辑。次年,23岁的徐宝璜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任,成为北大最年轻的教授,教授英文文法,并担任校长秘书。后来,蔡元培建议徐宝璜给北大文科各系开设新闻学的选修课,介绍欧美各国新闻概况和理论,培养新闻人才,自此开启了中国高等新闻教育的篇章。
1918年,徐宝璜与蔡元培一同成立了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这是中国第一个系统讲授、集体研究新闻学的团体,也是中国新闻学教育和研究的起源。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秉持新闻职业化的理想,紧跟时代潮流。研究会创办新闻刊物《新闻周刊》,徐宝璜担任编辑主任,这份刊物采用西方更为通行的横排版式,是中国第一本新闻学刊物。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第一届摄影(前排左四为徐宝璜)。

 

从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筹备成立开始,徐宝璜作为研究会导师就已经着手新闻学研究工作。1919年12月6日,《北京大学日刊》发布《〈新闻学〉本日午后出版》,宣布徐宝璜编撰的中国第一部新闻学教材及专著《新闻学》正式出版发行。

这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新闻学专著,涵盖了徐宝璜先生的主要新闻思想。蔡元培曾为该书作序,称赞其在我国新闻界实为“破天荒”之作,著名新闻学家邵飘萍曾在《京报》上作评价:“无此书,人且不知新闻为学,新闻要学。”

徐宝璜短暂的一生为中国新闻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学术上的先驱与开拓者,他的勇气与智慧,至今难能可贵。

徐宝璜著《新闻学》。

 

黄远生:同是记者最翩翩,脱手新闻万口传

 

“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工作者的谆谆教诲和殷殷期待。其实早在民国,有一位新闻界巨擘就提出了与之相应的“四能说”,即“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他就是中国现代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记者黄远生。
出生于江西九江的黄远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批进士。当时清王朝设有进士馆,凡新第授京职者,或入馆进修,或游学外国,三年后再试,依成绩授官职。然而,黄远生不肯为官,最终选择东渡日本,进入日本中央大学学习法律。
学成归来黄远生本不愿踏足官场,但此时清廷施行新政,推行法制,这使内心充满抱负的黄远生看到了希望,于是他以进士兼留学生的双重身份进入邮传部,任员外郎。

然而时局不济、民生凋敝、国事弥坚、官场愈发黑暗、人心愈发涣散,黄远生开始清醒,他终究不甘于“以极可爱之青年之光阴,而潦倒于京曹”,于是选择投身新闻界,成为一名职业记者。

黄远生与《申报》。
 

辛亥革命后,上海各家报纸竞争激烈,有的以慷慨激昂的言论来争取读者,而《申报》《新闻报》《时报》三报则以消息灵通为号召。看《申报》和《时报》的大都是所谓的学界中人,他们需要新闻报道兼有时事分析的通信,因此《申报》便聘请黄远生担任特约通信员,自此开始了他的新闻职业生涯。

1912年,黄远生与蓝公武、张君劢共同创办《少年中国周刊》,因立场鲜明、抨击时弊而声名远播。1913年,他复与梁启超合作,主编《庸言》月刊。黄远生长于描写社会状态,不善推阐科学原理,《庸言》注重政论学理,因此,该刊所载其文非其得意之作。此后,黄远生再任上海《申报》《时报》《东方日报》特约记者和北京《亚细亚报》撰述,并为《东方杂志》《论衡》《国民公报》等报刊撰稿。

《黄远生遗著》梁启超署。

黄远生的新闻通讯主要作于任《时报》驻京特约记者期间,黄远生共有论说、通讯、时评和杂著四类文章共237篇,其中通讯占有168篇。他为《时报》采写“北京通信”约170余篇,平均每月发表11篇,数量相当可观。
黄远生善于分析热点事件,文章见地深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黄远生的通讯是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从民生疾苦到官场时局,时人读了他的通讯即可了解时局动态,而且不偏不倚,独立自主。《时报》因“远生通讯”而名噪一时。
黄远生是动荡时代的一个传奇,是中国首位走上新闻职业化道路的人物,被誉为“中国第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记者”。他的新闻理念对今天的新闻事业发展依旧具有借鉴价值。(作者:卢水英)
 

编辑:李孟玲 实习生朱金林
审核:李薇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