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记者节,追忆三位赣籍新闻巨匠
新闻是社会的镜子,无时无刻不在映照着世界的万千气象。普利策的睿言犹在耳畔:“如果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眺望者。”
在新闻事业发展史中,一批杰出的新闻人如同璀璨星辰,镌刻着属于他们的时代印记。在中国近代史上,江西曾诞生过邹韬奋(鹰潭余江人)、徐宝璜(九江人)、黄远生(九江人)等时代风云新闻人物,他们仍是当下无数新闻工作者与社会活动家不灭的灯塔。
邹韬奋:民国第一报人
“每星期趁读者在星期日上午的闲暇,代邀几位好友聚拢来谈谈,没有拘束,避免呆板,力求轻松生动简练雅洁而饶有趣味。”
20世纪20年代,邹韬奋以“供应特殊时代的特殊需要的精神食粮”为初衷,让《生活周刊》成为那个时代的一股清流。
时至今日,这份刊物已演变为我们耳熟能详的《三联生活周刊》,“以敏锐姿态反馈新时代、新观念、新潮流,以鲜明个性评论新热点、新人类、新生活”。任时光如何流转,“生活”二字依旧熠熠生辉。在邹韬奋看来,刊物的受众是一般平民,要将《生活》打造成读者的一位好友。
邹韬奋。
今年是邹韬奋先生逝世80周年。1926年,他接任《生活周刊》主编,主张以“暗示人生修养,唤起服务精神,力谋社会改造”的办刊宗旨。后续在该刊的《本刊与民众》一文中,他更是明确表示办刊要以民众的福利为前提,要为民众谋求福利。
毛泽东曾为他题词:“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韬奋精神”是对邹韬奋一生的高度评价,也激励着一代代新闻出版人。
为了学习、发扬“韬奋精神”,中国韬奋基金会于1987年成立,同年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和中国韬奋基金会首次颁发韬奋出版奖。至今,长江韬奋奖仍是新闻界的最高奖项。
《生活》周刊。
《邹韬奋诞生九十周年》纪念邮票。
徐宝璜:中国新闻学界的开山鼻祖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第一届摄影(前排左四为徐宝璜)。
从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筹备成立开始,徐宝璜作为研究会导师就已经着手新闻学研究工作。1919年12月6日,《北京大学日刊》发布《〈新闻学〉本日午后出版》,宣布徐宝璜编撰的中国第一部新闻学教材及专著《新闻学》正式出版发行。
这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新闻学专著,涵盖了徐宝璜先生的主要新闻思想。蔡元培曾为该书作序,称赞其在我国新闻界实为“破天荒”之作,著名新闻学家邵飘萍曾在《京报》上作评价:“无此书,人且不知新闻为学,新闻要学。”
徐宝璜短暂的一生为中国新闻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学术上的先驱与开拓者,他的勇气与智慧,至今难能可贵。
徐宝璜著《新闻学》。
黄远生:同是记者最翩翩,脱手新闻万口传
然而时局不济、民生凋敝、国事弥坚、官场愈发黑暗、人心愈发涣散,黄远生开始清醒,他终究不甘于“以极可爱之青年之光阴,而潦倒于京曹”,于是选择投身新闻界,成为一名职业记者。
辛亥革命后,上海各家报纸竞争激烈,有的以慷慨激昂的言论来争取读者,而《申报》《新闻报》《时报》三报则以消息灵通为号召。看《申报》和《时报》的大都是所谓的学界中人,他们需要新闻报道兼有时事分析的通信,因此《申报》便聘请黄远生担任特约通信员,自此开始了他的新闻职业生涯。
1912年,黄远生与蓝公武、张君劢共同创办《少年中国周刊》,因立场鲜明、抨击时弊而声名远播。1913年,他复与梁启超合作,主编《庸言》月刊。黄远生长于描写社会状态,不善推阐科学原理,《庸言》注重政论学理,因此,该刊所载其文非其得意之作。此后,黄远生再任上海《申报》《时报》《东方日报》特约记者和北京《亚细亚报》撰述,并为《东方杂志》《论衡》《国民公报》等报刊撰稿。
《黄远生遗著》梁启超署。
编辑:李孟玲 实习生朱金林
审核: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