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暑期社会实践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及融入的主要方式,并通过对具体案例的深入研究,分析当前在融入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实施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 暑期社会实践 实施策略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
(一)对于大学生个人成长的意义
第一,在实践中,学生可以深入社会挖掘传统文化,探寻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技艺手法、传承现状及创新发展等。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和艺术价值,通过实践,学生可以亲身感受这些元素,提升自身人文素养。第三,通过实践,学生更能够意识到自己作为文化传承者的责任,积极为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贡献力量,提升社会责任感。
(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第一,暑期社会实践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途径。学生们可以通过实践走进传统文化,与民间艺人、文化传承人等进行交流,使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中得以延续。第二,学生们在暑期实践过程中或之后会将现代元素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暑期社会实践的方式
(一)文化遗产的实地考察与研究
学生们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历史文化遗产和博物馆,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现状。实践团可以深入传统文化保护较好的地区,对当地的传统建筑、民俗、手工艺等进行调研和记录。可以走进各个地区的博物馆,如陕西历史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等。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体验
实践团队可以深入研究和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访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进行交流,体验技艺制作过程,并与传承人合作。
(三)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播
在暑期实践中开展传统文化讲座、展览、宣讲、比赛等活动,向社区、乡村居民传播传统文化知识,激发百姓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文化传播,通过网络吸引更多人关注。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暑期社会实践的案例分析
(一)暑期实践过程
实践团队组织了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活动,第一天,走进天津和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和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通过观察木版年画细腻的笔触和鲜艳的色彩,感受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和审美情趣等。第二天,对话天津市宝坻区剪纸非遗传承人杨洪顺,杨老师向同学们分享了学习剪纸工艺的历程和心得,介绍了不同地区剪纸的差异,分享了自己优秀的剪纸作品及其创作经历,分析了当前剪纸工艺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了当前剪纸工艺的传承困境。第三天,前往天津市西青区的天津非遗文化研学体验基地——鸿耘志研学社,亲手制作了皮影和掐丝珐琅,并在过程中体会非遗制作每道工序所需要的极高耐心和技巧。
(二)暑期实践存在的问题
第一,暑期实践覆盖范围较小,未形成长效机制。此次社会实践结束后,收获仅限于团队成员,未形成更大范围的影响。同时,成员也普遍表示在实践前后阶段收获较多,但持续时间较短。
第二,资源整合不充分。实践团队在进行准备工作时所有资源都是自行从网络搜集获取,未与当地政府、企业或者民间文化组织进行联系,对非遗访谈对象及非遗体验馆的寻找也是通过网络,未与各方资源建立长期联系。
第三,实践活动形式单一。实践团队的这次非遗实践活动内容非常丰富,但缺乏创新,未与现代理念、现代技术相融合,更多的是体验而非创造性发展。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暑期社会实践的实施策略
(一)建立融入传统文化的暑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
第一,学校要与地方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立联系,让学生在暑期长期深入地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中。
第二,学校要构建一个涵盖传统文化知识学习、实践项目设计、实践成果评估等环节的完整暑期社会实践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特点,安排相应的传统文化实践内容。
(二)整合社会资源到暑期社会实践项目中
整合学校、政府、企业和民间文化组织等多方面的资源。学校需加强与政府、企业和民间文化组织之间的联系,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实践场地,民间文化组织可以提供专业的传统文化指导教师,学校则将所有资源整合到传统文化融入暑期社会实践的项目中来。
(三)发掘具有传统文化创意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
第一,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在暑期实践项目中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相结合,开发传统文化创意实践项目,创造具有时代感的产品。
第二,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在暑期实践项目过程中,学生们通过数字化手段保存和传播传统文化,或利用新技术创新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第三,将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在项目中关注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通过挖掘和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五、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暑期社会实践不仅能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活力,也可以让大学生在文化滋养下全面成长,未来要继续推动二者融合,让文化传承之路越走越宽。
宋文萌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参考文献:
[1]赵家豪,李伊洁,林壕源,李沛颖.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研究[J].文化与教育,2022(18):13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