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包AI可搜到个人电话、微信号,律师:应设置隐私保护机制

2024-12-10 18:41 阅读
正在新闻

近日,有多名网友反映,在“豆包”APP能查询到个人联系方式。
 
公开信息显示,“豆包”作为一个AI工具,提供聊天机器人、写作助手等功能,通过回答用户的各种问题并进行对话,帮助用户获取信息。 
 
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邢鑫律师表示,对于在网上已经公开的个人信息,AI的抓取使用也应受到限制。
 
AI大模型抓取网上已经公开的个人信息,必须在合理范围内使用;而对于个人明确拒绝处理的个人信息不得抓取使用,对于会对个人权益造成重大影响的个人信息,未经个人同意也不得抓取使用。
 
12月10日,豆包客服告诉《正在新闻》,目前平台对此暂无相应举措和信息阻拦、筛选;对于豆包APP中可查询到个人隐私信息一事,将继续核实并记录用户反馈。
 

多位用户反映在AI软件查询到个人隐私信息

 
12月8日,网友小维(化名)发帖称,有陌生人通过微信号搜索并添加她为好友,对方向她列举了她过往的相关工作经历,并表示是豆包提供了这些信息以及她的微信号。
 
据对方提供的与豆包聊天机器人对话截图,输入小维的姓名和学校后,聊天机器人回复了小维的院校、专业、考研成绩、校内外的实习和工作经历,以及她的微信号。
 
 
 
小维表示,自己在校期间曾帮助学校在多个官方平台发表内容,因此留下了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但她不能接受自己的个人隐私信息被AI软件抓取、记录并向用户公开。
 
同样表示质疑的还有网友陈华(化名),他尝试在豆包APP上搜索自己的相关信息,最终搜索到了自己的微信号,并得知豆包是从他所在学校发布的一份文件中获取的。
 
 
陈华又在其他AI软件中用同样的指令进行搜索,没有搜索到具体信息。
 
陈华提供的星火对话AI助手聊天截图显示,“由于这可能并不是一个广为人知的公众人物或特定领域内的知名专家,因此暂未查询到其具体信息”。
 
 
 

AI模型可依法抓取公开信息,但仍需保护用户隐私

 

根据公开信息,AI模型可通过使用程序或者脚本,自动抓取网络信息,从而辅助用户进行信息检索。
 
小维认为,AI软件在抓取网络信息和数据时,应当设定防线,保障个人隐私信息。
 
12月9日,《正在新闻》在豆包APP内分别通过搜索“地区+姓名”、“学校+姓名”、“工作单位+姓名”等关键词,确实能够获取相关人员的部分信息,涉及毕业院校、专业和工作单位等个人经历,以及微信号、社交平台账号和电话号码等联系方式。
 
同时,聊天框内附有相关网址链接,链接中显示,聊天机器人回复的学校、工作经历、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均为此前在网络发布的公开信息。
 
12月10日,江苏法德东恒律师事务所蓝天彬律师表示,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公开、透明原则,公开个人信息处理规则,明示处理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豆包”AI助手可抓取网上公开的个人信息,但应当公开个人信息处理规则,明示处理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处理个人信息,或者处理个人信息未履行《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的个人信息保护义务的,属违法行为。
 
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邢鑫律师表示,对于在网上已经公开的个人信息,AI的抓取使用也应受到限制。
 
AI大模型抓取网上已经公开的个人信息,必须在合理范围内使用;而对于个人明确拒绝处理的个人信息不得抓取使用,对于会对个人权益造成重大影响的个人信息,未经个人同意也不得抓取使用。
 
此外,承载公开的个人信息的平台的用户协议中、声明、公告等文本明确其网站或平台上的公开个人信息不得被AI抓取使用的,由于用户协议的约束,AI抓取上述信息违背了平台规则。
 

12月10日,豆包客服告诉《正在新闻》,目前平台对此暂无相应举措和信息阻拦、筛选;对于豆包APP中可查询到个人隐私信息一事,将继续核实并记录用户反馈。

 

编辑:陈拾梅、章星颖(实习生)

审核:温小强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大江新闻APP
    前往大江新闻,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