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评论区的“爱”与“恨”
“小时候总骗爸妈‘我没钱了’,现在总骗爸妈‘没事我还有钱’”“其实风筝也有恐高症,只是信任牵着他的人”“所有的事到最后都会变成好事,如果没有,那就还没到最后”……
听歌看评论区的人可能有过这样的体验:曲终之时,若有所思,慢慢刷着评论区,忽然压到了情绪的“减速带”,有时会心一笑,有时却有些鼻酸。
把真心话留在音乐评论区,情感浓度令人动容;把成长足迹留在音乐评论区,感慨青春值得缅怀;更多的人则享受听歌时“与自己对话”,咀嚼人生的酸甜苦辣。
一
传统文论中有一个词叫“感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有人说,音乐是心情的艺术,旋律流淌,埋藏心底的情绪也缓缓流出。有感而发,缘情而起,正是音乐评论区的独特魔力。
容纳共鸣的情绪。“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承受着事业、学业、爱情等多方面的压力,在音乐评论区指尖滑动,点下一个赞,便仿佛找到了“互联网嘴替”。
在宝藏歌曲的评论区找到一条心意相通的评论,那一刻的触动可以回味许久。“一直释怀不了当时为什么不好好说再见”“那些回忆,杀我千千万万遍”……比如,歌曲《年少有为》在某音乐平台共有40多万条评论。感受着这份共鸣,安放着自己的情绪,正应了网友那句话——“从来没有热评,有的只是共鸣。”
邂逅不期而遇的惊喜。有网友总结,朋友圈像“每个人都在兜售自己的大型标签市场”,但音乐评论区更像“旅游景点的留言墙”。跟评、点赞、转发,虽没有即时社交软件那样的高频互动,但不期而遇的“延迟回复”更有别样惊喜。
比如,有高考生在《年轻的战场》评论区立下flag,时隔多年忽然收到网友的问候:“考上了吗?”延伸出一段温暖故事;在歌曲《我怀念的》评论区中,有人于2016年留下一句“我会活得很好,希望你也一样”,之后的8年里,陆续有人在这条评论中讲述自己的故事、留下自己的心事。
汲取治愈的力量。音乐软件用户群体相对聚焦,评论区自然更多是围绕音乐而生,音乐爱好者们既分享感悟,也常有互相加油打气的暖心故事。比如,某年轻民谣歌手长期受困于精神疾病,在其作品《最后一天》的评论区,网友自发为他加油鼓劲,更有高中心理老师评论:“因为淋过雨,就不想让别人再走我的老路。”歌手感动回复,“我相信,我们能走到那个明天”。“有人走向海,有人望向山,都是好风光”,评论区让感情成为流淌着的音符,浪花点点闪烁其间。
网友分享的音乐评论区 图源:社交平台截图
二
不过,我们时常也能看到一些感慨:现在的音乐评论区变了,让人“爱不起来”。最典型的是,评论内容含金量变少、水分变多,导致这片天地的吸引力有所降低。
真假难辨的“套娃”作文。翻开评论区,动不动就是“错过”,故事结尾永远带着“遗憾”,失恋、失业、失学、生病轮番登场,内容真假难辨。听音乐,原本是为了释放情感,但当评论区拼贴、复制、戏仿越来越多,情感的浓度、真诚的共鸣便被不断消耗。就比如对于寻找初恋“白月光”的评论,起初大家愿意点赞推热评,但一旦各种“找初恋”的故事接连冒头,网友只得直呼“狼来了”。
无病呻吟的强行致郁。在音乐评论区,分享不幸经历和表达消极情感最为常见,仿佛是无数个emo时刻的集成平台,其中不少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甚至还充斥着“厌世”等负面信息。个别音乐平台还因呈现大量“丧文案”,引发舆论讨论。
简单粗暴的复制粘贴。都说“自古评论出人才”,金句频出的音乐评论区正成为年轻人彰显个性的一个舞台,但由于评论文字的内容一般较短,创作难度不高,版权界定相对模糊,由此带来了复制粘贴的可操作空间,评论区渐渐沦为“复读机”聚集地。特别是有时还充斥着无聊的网络土梗、营销推广,让人不仅无法安放情绪,反而不胜其烦。
愈演愈烈的饭圈拉踩。在新媒体时代,流量数据成为判断歌曲质量、歌手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尤其在“饭圈文化”的推波助澜下,一些流量艺人的歌曲评论区内,粉丝引战尤为激烈,出现了有组织的控评、屠版、数据造假等恶意行为;而一些流量艺人合作曲目的评论区“火药味”十足,各方粉丝互掐互踩、攻讦谩骂等网络暴力现象时有出现。
三
“先占座位后发言,不靠逻辑靠站队,对方说啥都是错,眼里容不得一粒沙”。有网友这样形容某些音乐评论区,可见其无奈。那么,又该如何破解音乐评论区让人“又爱又恨”的困境?
评论与音乐相互成就。推动音乐评论区的良性发展,需要让真情实感有更多被看到的可能性。比如,可考虑通过技术手段屏蔽无意义的评论,塑造有秩序、有“营养”的讨论空间。同时,设定更科学、合理、多样的音乐评价体系,遏止“唯数据论”“唯流量观”等不良风气的潜滋暗长。此外,评论区与音乐本身是互相成就的关系,音乐平台可邀请更多有潜力的音乐人“入局”,让评论区成为音乐创作空间的一部分。
情绪的疏导同样重要。不可否认,负面情绪在乐评生态中确实存在,因为人在脆弱时,尤其需要倾诉与共鸣。因此,还是要对用户真正的情感诉求多一些理解与尊重。有学者研究过音乐评论区的emo时刻,发现深夜是负面情绪相对集中的时间。音乐APP不妨在这时展现算法的温情,适当推荐温暖系曲目,用音乐疗愈人心。当用户与APP的互动黏性更足,音乐评论区自然也能拥有更多活力。
评论自由也应有边界。早在2019年,国家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就开展了《网络音乐内容自审标准》建设工作,自审范围除了网络音乐歌曲及表演者信息、MV及长短视频画面外,评论区也是“重头戏”。对于游走在法律、道德边缘的诱导、虚假评论,音乐平台理应担负起主体责任,既要敢于亮剑,也要依靠技术创新管理手段,在账号管理上去伪存真。对于用户来说,也需意识到手中点赞、举报等按钮的力量,圈出自治界限和评论底线,共同维护音乐评论区的生态。
在文学理论中,评论与创作是对话关系。其实音乐也是如此,在用户的共同“盖楼”中,评论区与音乐形成了“互文”式的融合。在音乐的串联下,人类的悲欢在评论区相通,我们也需努力,一起垒造爱乐人的“桃花源”。
编辑:陈拾梅、章星颖(实习生)
审核:温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