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用情用力,让赣鄱大地绽放民生“幸福花”
1月17日上午,江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南昌开幕,省长叶建春作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内容丰富、举措翔实、政策务实,其中事关就业、就医、养老、教育等民生领域工作,装满了绕不开的“收获”和“期待”。
2025年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民生领域尤其用情用力,这份“民生答卷”令每一个赣鄱儿女都感到无比暖心。过去的一年,预计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2%、6.1%左右;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标准连续18年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稳居中部地区第一……细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民生篇章”,生活在赣鄱大地上的人们都感同身受,对未来更有信心了。
民生叙事,永远都是政府工作报告的最重要章节。2025年,预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6.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41万人……从2025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看民生,许多数据内容都与衣食住行息息相关,这是一份属于全体赣鄱儿女的“幸福指南”,每一个赣鄱儿女都能从中有所获得,从中找准定位,从中看到机遇,为之奋力拼搏。
细读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字字关键、句句硬核,描绘了赣鄱儿女越来越好的生活场景,必将让幸福民生的底色越擦越亮。譬如,建设改造90家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建设300个“一老一小幸福院”;推进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跨省共济;基本建成7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90%以上的村(社区)配备家庭健康指导员;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716个26.95万户;推进口袋体育公园建设,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9平方米以上……一串串饱含温度的数字,一句句直抵民心的民生承诺,让4500多万江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民生”关键词贯穿始终,“执政为民、造福一方”是必须认真做好的头等大事。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民生”二字永远镌刻在心里,把为民造福践履于行,一竿子插到底抓落实,立足实际细化“路线图”“时间表”,“民生清单”才能一步步变成“幸福礼单”,让赣鄱大地绽放民生“幸福花”。
(大江时评特约评论员 李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