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读书报告|在别人的故事里 获取温暖和力量

2025-01-24 05:49 阅读
大江网-江西日报

每一次阅读都是对心灵的滋养,都是人生的痕迹,好的阅读让每一天都新鲜。2024年已经过去了,我们邀请了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读者回顾过去一年的读书感受。请查收——

  ■米余 

  年龄:80后 

  职业:行政 

  年度阅读量:36本 

  读书类目:历史、心理、文学、人物传记等

  ■沈鲁

  年龄:70后

  职业:大学教师

  年度阅读量:未统计

  读书类目:历史、文学、理论等

  ■张小圈

  年龄:80后

  职业:公务员

  年度阅读量:37本

  读书类目:小说、散文、文艺理论等

  我见青山

  □ 米 余

  读书就是读自己,在书中望见世界与我。我见青山,青山亦见我,我与青山彼此看见,彼此塑造。 

  在书中观众生,于细微处见精神,哭之笑之,云胡不喜。

  一重山有一重山的错落,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平仄。这一年,很多书,读下来,让人感慨。在《病房生死录》了解23个病人的故事,在《盐镇》《寻找百忧解》《热爱生活的一万个理由》《世上的果子,世上的人》里认识了一个镇子、一家精神病院、一座地铁站、一片草原上的人等,在《微尘》《我在北京送快递》里看爆破工、快递员的生活经历以及所思所想。生活细小又混沌,有时逼仄且困顿,但丝毫不耽搁人们追寻诗意。

  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眼泪,也获取温暖和力量。在《一个人的村庄》里,看一个村庄的草木、动物、夜晚、月光和梦。在《我与地坛》里,听史铁生讲述“命运把我推到悬崖边,我就在这里坐下来,唱支歌给你听”。在《人间小满》里,感受人间烟火气的幸福。

  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一本书。书中展现的是他们对世界与生命的感知、理解与领悟。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境遇不同,情感相通。这场安静的对话,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困惑、痛苦、愉悦、狂喜和可能性,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面对生活,安放自我。

  在书中观生活,于困惑处求良法,偶有所得,云胡不喜。

  悲喜人间,各有各的无奈与骄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阳光灿烂、乌云密布和大雨滂沱。本应不惑的年岁,依然会强烈感受到各种困惑。成年人的身体里躲着一个惊恐的孩子,时不时发出歌曲《大梦》里的灵魂拷问:“该怎么办”。

  家有少年郎,步入青春叛逆期。生气的时候,句句砸锅,闹得一家人心情不美妙。“该怎么办?”找来一大堆书,大补恶补,像是病急乱投医,中医西医一起上,萝卜白菜一块炖。读了《为何家会伤人》《心理抚养》《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叛逆不是孩子的错》《叛逆期孩子的正面管教》等等。通过看书,记住了和孩子相处的三条原则:冷静、坚定、非控制。纸上得来终觉浅,真正实践起来,就像武侠世界里只有心法没有招式,效果有限。书里说,“身为家长,你有时会觉得很难理解这个时期的孩子,但是请继续努力,保持乐观:孩子的额叶发育会赶上情绪的”。这该是多少家长的盼望啊。

  工作上,案牍劳神,日与懒战,惜不胜焉。这一年走来,手忙脚乱是常态,好像本职就是惊慌。《长安的荔枝》讲的是一个唐朝小公务员的经历,却经常看到自己,挣扎、向前……工作忙忙碌碌,患得患失,疲惫不堪。“该怎么办?”“拜访”了一位日本老太太,90岁仍未退休的中村恒子,她温柔地聊工作、人际关系、家庭、她的过往以及她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她说,“不要太用力”,平平淡淡地过好每一天,活在当下,就是生活。诚然如此,夫复何求?

  在书中观自在,于烦恼处求安宁,偶有所悟,云胡不喜。

  想来也不是每个日子都充满能量,有时心有小恙,如秋雨微凉。有些情绪无法与家人朋友诉说,只能暗自消化,总想“躲进小楼成一统”,找个人私聊。《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既聊来访者在生活中的苦苦挣扎,也聊自己半生已过的失恋痛苦,聊得挺好。所有人的故事,说到底都是:我们无法逃避痛苦,只能承认,坚持,并走出来。也在《悉达多》中求道,少年离家,青年还俗,老年护子,悉达多也时常痛苦迷茫。谁都曾经历过幽暗的岁月,但是我们逐渐懂得了,自己的麦田只能自己守望,也明白了《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

  谁都免不了要和人打交道,人际关系是一门必修课。翻开《被讨厌的勇气》,仿佛看到那个被诸多烦恼缠绕、满是矛盾与混沌的“青年”,在一夜一夜与“哲人”的辩论中,探讨如何改善人际关系、获得幸福。茶要煮开,人要想开。然也!焦虑源于对未知的恐惧。读《苏东坡新传》,东坡半生颠沛,一生豁达。他用行动告诉大家,我们决定不了境遇,但是我们可以选择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从容”二字,最见襟怀。

  每一次何去何从的困惑,都可能通向一场毅然决然的觉醒。人这辈子需要顶着一口气不散,活成自己。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自从放低预期,触目皆良人。

  在书中观天地,于宏大处找坐标,渺小但不迷失,云胡不喜。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算法深度影响的世界之中,算法揣测想法。你看了什么,平台就推送什么;你想买什么,平台就“投喂”什么。针对这一年的阅读,某读书平台总结为:“愿你找到内心的平和、自洽,活出不内耗而轻盈的人生。”这确实是我过去一年所追寻的。技术迭代如此之快,机器在模拟人、超越人的路上一路狂奔。你看《智人之上》,技术狂飙,没有警示鸣笛,未来已如野牛一般冲撞而来……

  置身于历史长河和广袤宇宙里,极易让人产生“渺沧海之一粟”“寄蜉蝣于天地”“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情绪。从《人类简史》可以窥见人类发展历程中那些被日常琐碎掩盖的深刻洞察与惊人真相。《生命密码》里说,如果把地球历史浓缩成365天,人类灿烂辉煌的文明,都不过是地球“一年”最后一分钟的一支插曲。《三体》讲述三体文明与地球文明的兴衰沉浮,让人不禁对宇宙中文明的轨迹陷入深深沉思。《宇宙》从我们身边的琐事追溯到万物的开端,从浩渺的宇宙视角审视人类自身。“与群星相比,我们就像朝生暮死的蜉蝣。”但又不必过于自卑,在这浩瀚宇宙,你我皆独一无二,重要的是在星辰大海中找到自己、确认自己、喜欢自己。

  我见青山多妩媚,读懂永无止境,不惑是一种追求。人生缓缓,自有答案。心中桃源,行即到耳。

 

  孤读·苦读·速读

  □ 沈 鲁

  2024年底,平日里使用最多的手机APP之一“QQ音乐”,如约从大数据里整理出了我的“年度音乐报告”。这份报告显示,我的年度歌单的关键词之一是“寂寞”,我所听音乐与歌曲折射出高达“81%”的孤独值。我对这份报告心服口服,作为“伴侣”的手机APP数据是准确的,我确实是“不孤独不听歌”“不听歌不孤独”。人到中年的我,在过去一年里,尤其迷恋于主动寻找孤独,在孤独里听歌听曲,也在孤独里读书品文,我称其为“孤”读。

  “孤”读之美,正在于读书时从容不迫的气度。很多人好像都不同程度地艳羡大学教书匠的生活,多是因为“时间自由”吧。岂不知,对大学老师而言,“时间自由”不过是一个伪命题。时间于任何人都是一天24小时,时间自不自由的关键只是一种自我的调节与专注,而非恩赐与管理。通俗来讲,就是一天之内总要有些静思冥想无所作为的时间,这个时间尤其适合“孤”读。民国学者傅斯年有云:一天只有21小时,还有3个小时是专门用来思考的,须从一天的时间中抽出来,不应计算在内。习惯在一天里的某个时间来“孤”读,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孤”读者如我,其实就是想借助于相对自由的读书时光来追求一种生活的“放下”与“自在”,这是我对精致生活的全部理解与想象。

  晋人陶渊明读书的时候是“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宋人程颢读书的时候是“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大儒朱熹读书更是读出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不同凡响。这番读书的情境在我看来皆是“孤”读之“神品”。“孤”读,把阅读这件事日常化、智慧化、境界化,我虽还未到此境界,但我坚定不移地信奉与追慕之。孤独,是一种美;“孤”读,亦然。孤独的个体是最真实的存在,它教会一个人如何领悟自己。

  与“孤”读相对应,在我看来,是我的“苦”读。这里的“苦”倒不完全是“读书苦”之意,其实也有乐趣,只是这乐趣较之于“孤”读,实在是打了折扣。我这个人,平时甚少有什么大的嗜好,唯有读书,似乎是一种常态。然而,反躬自问,一年之计的读书生活,往往也都离不开因为某一篇论文的写作或是为申报某一项课题的综述与设计。这都是为了“研究”而读书,多数时候局限于专业领域,谋篇布局,甚至寻章摘句。此等读书,实在是非读不可。可是,往往读书一定是“非读不可”的时候,也就显得有些“苦”了,苦中作乐也。因此,如果说“孤”读是别有风味的人间清欢,那么我的“苦”读只能是一个职业型知识人的“格物致知”。

  在我看来,这种带着学术色彩的“苦”读,就像是王阳明的“格竹子”。左格右格、上格下格、内格外格、东格西格,或“卷着”格,或“躺着”格,我并不准确知道能够“格”出什么来,但又总觉得应该能够“格”出什么来。于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可能失败,也可能取得一点成绩。总之,不确定地读、放不下地读、冷暖自知地读,过去一年我和我的研究生们就是这样“苦”读着,走过春夏秋冬,而每一篇正式发表的论文里却也实实在在有着“回甘”的妙趣。

  在我每一年的读书生活里,我都不曾忘却保持文学阅读的习惯。而时光匆匆,俗务难免,人到中年倍感青春岁月的文学阅读多少有些“奢侈”。但我还是不能不读一读小说,于是,便有了“速”读。我的“速”读,就是机会和时间来了就读,读就赶快读完,读它个一气呵成,读它个速战速决。

  所以,在2024年春天,因王家卫导演的电视剧《繁花》的横空出世,我速战速决读了一遍买了多年却没有去读的小说《繁花》,鏖战了几个夜晚,读了个酣畅淋漓,只觉得小说《繁花》是颇有些“谁解其中意”的“传奇”,而王家卫的《繁花》则是标准的导演读后感。不过,作为一次女性主义的告白,名义上的“宝总”以重商主义的浪漫情怀,揭开了20世纪改革开放的时光隧道里“女性自由独立”的戏剧大幕。繁花在“她们”的手中绽放,也在“她们”的回转身里结束。《繁花》书与剧,皆让人心有千千结。

  在2024年夏天,我“速”读了一本作家阎真的近作《如何是好》。阎真多年前的《沧浪之水》尚且还有知识分子挣扎蜕变之后的上升,后来的《活着之上》也还有知识分子一地鸡毛的侥幸,而《如何是好》这次写的是一个重点大学的大学生毕业十年的无奈与无果。在路遥笔下的“高加林时代”,大学生是天之骄子,而在阎真笔下的“许晶晶时代”,大学毕业生面临新的压力。小说《如何是好》揭示了当今社会的一个现象,即年轻一代知识分子在人生之路上遇到了一些沟坎,不知有多少人能够跨越,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受伤。小说读来令人深思。

  在2024年的冬天,我全年“速”读的最后一本小说是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韩江的《素食者》。我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文学阅读体验了。作家的想象力、认知力、表现力让我感受到“人的伟大”,她写了一个“誓死不服从于人类”的“植物”,直面历史创伤,揭露人类生命的脆弱。如果把这本小说当成是女性主义的艺术创作,那么我觉得东亚社会的日本与韩国已经做了一些探索,这让我在理论上和艺术上期待着中国的“韩江”。

  最钟情于“孤”读,尚未止步于“苦”读,更需保持“速”读的节奏。读一读,开卷总有益,感恩时光,也谢谢自己。读完2024年,再读2025年。

  

生活的潜水艇

  □ 张小圈

  读书是纾解情绪最好的方式,这是我基于自身经历最真实的感受。过去一年是我情绪的洼地,离开了工作许久的北京回到南昌,却对日新月异的家乡有了一种隔膜感,小心翼翼地试探,暂时还不像之前那么亲近熟稔。工作上遭受了挫折,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自己失去了信心,犹疑而委顿地徘徊在角落,尽量避免一切可能发生的寒暄。人情冷暖让我几度大惊失色,索性中断了几乎所有人际往来,一头钻进书里。

  一直觉得写书是件很悲壮的事,作者将满腔热血和着心肝全数捧出,还耐心地雕琢出玲珑的花纹,唯恐我们不能明白他的一缕幽思。而作为读者,我们只需要轻松地翻动纸页,将四处飞扬的思绪暂时包裹在作者完满的讲述中,若是有一丝共鸣,便可以让作者心满意足。

  这一年我读过的书有30多本,阅读速度并不算快。好在我也不一定要有整块时间才展卷,偶有闲暇,就能看上几页。这可能也和我选择读书的载体有关,纸质书固然有仪式感,但日常用得最多的还是手机上的APP“微信读书”和电子阅读器kindle。“微信读书”资源丰富、更新迅速,最吸引我的还是可以实时记录读书时长,以及和广大书友一起讨论书中细节。看到妙处,可以马上划线记录,而一旦有疑惑被书友的高论解开,或是看到有人与我意见暗合,那真是心下大快,暗忖“莫愁前路无知己”了。

  kindle是我钟爱的阅读器。还记得在飞往重庆的航班上,我为了克服恐高的不安,将它从背包中取出摁亮。恰巧正翻到马伯庸的《太白金星有点烦》,书中李长庚上天入地的苦心孤诣,在万米高空的失重感中读来特别感慨。想起书中孙悟空一个筋斗云,我不由得望着窗外的朵朵白云出了神,遭遇气流颠簸的恐慌就这么不知不觉平静了下来。书中人、云中景,让我对情节的理解也更深了几分。

  去年我还找到了读书的新去处,那就是遍布南昌的孺子书房。最初是在商场的顶楼偶然发现,后来一留心,摩天轮旁、地铁站中处处都有它的身影。宽敞明亮的小屋中,整齐地坐满读书人。大家很有默契地轻拿轻放、轻声细语,让这方空间更显得文雅舒适。许是人群让我胆气更壮了,在这里看过的几本书都是悬疑小说:东野圭吾《沉默的巡游》,看到真相大白时我扼腕叹息;《爱伦·坡短篇小说集》,经典的黑猫意象历经两百多年至今还让我毛骨悚然;《人间我来过》层层递进令人欲罢不能,我坐定看了整整一天,次日还早早赶来,一定要看到结局。和众多爱书者并肩阅读,这本身就是一件极浪漫的事。

  我也常去商场里的书店看书。新开的综合体总会在显眼的位置配置一个连锁书店,可能是为了丰富商场的业态,也可能是为了增加一些文化气息。这类书店总是把最畅销的书籍摆放在醒目的地方,慷慨地拆了塑封供人试读。除了收费的咖啡座外,还会设置一排免费的座位供人小憩。我会看看时下推介的是哪些书籍,或是随手翻阅几页,十分惬意。莫言的新书《不被大风吹倒》,和他闻名世界的长篇小说相比,本书辑录的是他多年来写作的散文、随笔,以及一些讲话稿。虽然零碎,但并不枯燥,读来很有趣味,也深受启发。让我受益匪浅的是他分享的一些写作经验和个人书目,特别是如何获得灵感,怎么阅读威廉·福克纳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给了我很多实实在在的启迪。

  书店是繁华商场中相对宁静的一隅,但节假日还是一座难求。流连其中,总会让人心情畅快,进而偶遇一些可能自己平日里不太接触的书籍。一个下雨的晚上,我被简洁的黑白封面吸引,拿起了一本名为《有人自林中坠落》的小说,读了第一章便手不释卷,心中大赞作者的巧思,也记住了蒲熠星的名字。后来一问才知道他还有演员、歌手等多种身份,第一部作品就如此亮眼,着实令人不敢小觑。

  韩江的《素食者》我第一次也是在书店看到的,当时她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声名大噪,一排作品被陈列在书店灯光最璀璨的地方。我因为碧绿的封面取下了这册书,刚读了几页就发现在她看似轻松的描写下,阅读体验却并不轻松,但读完收获还是不少。

  在去年读过的所有书里,我最喜欢的是陈春成的《夜晚的潜水艇》,这是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九个故事中瑰丽奇特的想象总是出人意料,举重若轻的结构、丰富流畅的修辞,让我敬佩又羞愧,觉得实在不能企及。看过最多作品的应该是葛亮,从《北鸢》到《燕食记》,再到新出不久的《灵隐》,他偏爱运用古雅的词汇,在浩渺的光阴中摘取一个家族几代人的悲欢离合,宛如时光的切片,读来余韵满口。

  读书时,我像沉潜在生活的水面之下,搭载着坚固的潜水艇,透过舷窗去凝视熟悉的世界。视角被改变,光线被折射,生活的细枝末节在眼前被逐一放大。我跟随作者的指点,对周遭万物生发出许多新的体悟,心境也渐渐变得恬淡平和。新的一年,且自洽,去读书。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