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式”过年?这届年轻人真会玩

2025-01-26 08:26 阅读
当代江西

 

如今的年轻人已不愿再当春节的旁观者,而是化身成“年味主理人”,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给老年俗“上上新”,不仅让年货变得新鲜,也让传统的新年更具新意。

 

作者 | 曾德斌

随着蛇年春节到来的步伐加快,“开启过年的100种方式”登上热搜话题榜。

往年这个时候,社交媒体上年轻人讨论过年,情绪往往是喜忧参半,一方面是工作一年,终于能手握年终奖,好好放松几天;另一方面是走亲访友的奔波、推杯换盏的应酬,还有各种催婚催生的拷问,以及开什么档次的车、在哪里买的房、做什么工作的攀比,都让年轻人疲于应付。

如今的年轻人已不愿再当春节的旁观者,而是化身成“年味主理人”,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过大年。

如果要用一个字来对年轻人2024年的休闲生活做个总结,“野”字或许是最贴切的。这届年轻人整顿职场生态,解读人情世故,好不容易熬到春节,假期安排上自然也野性不改。
统计数据显示,蛇年春节假期约有60%的年轻人安排短途游或周边游,20%左右的年轻人则更野,打算来一场春节长途旅行,选择在旅行中过年。与父辈们回家团圆的传统思想相比,年轻人走向户外的春节,是“看世界、找自己”,这也是年轻人与传统春节理念最大的一次碰撞。
在传统的春节安排里,年味从置办年货开始。但是接过年货“置办大权”的年轻人,硬是整出了不同的年味。比如,传统的洒金春联是标志性年货,也是最经典的年味代表。然而喜欢花式整活儿的年轻人,早已开始对春联下手了。
有用搞笑符号代替春联文字的,有用化学元素和化学方程式写春联的,还有的直接上土味表情包,各种搞怪花哨的春联被年轻人贴出了新年味,可谓个性十足、创意无限,给传统的年味吹进了一股活泼的风气。
据《国社年货报告》显示,食品、黄金、情绪价值是蛇年年货的三大关键词。其中,高档生鲜表现尤为亮眼,“黄金+IP”单品狠狠“拿捏”年轻人,蛇元素金饰、足金贴等销量大涨,情绪价值类消费全线火爆。
以往过年,家中茶几上摆放最常见的是花生、瓜子、酥糖“三件套”,而当这届年轻人接手安排,茶点便换成了养生中药零食。网友们戏称,当代年轻人是有点幽默细胞的,就算过年也不放弃整活,在他们的过年计划里,还有更多“花式套餐”。
比如,有吃上“电子年夜饭”的,有cos财神爷求财的,有准时蹲点玩游戏抢红包的,更有人为了“发财”发明了手机抢红包神器。
还有的年轻人迷上了电子年货、视频VIP新年壁纸,尤其是视频拜年红包,“i人”无需走亲访友,一键换脸即可,“e人”载歌载舞,土味潮流无差别袭击每一个人。
不知从何时开始,过年包红包、送年礼、聚会活动,这些热闹喜庆、寓意美好的习俗被异化成了攀比、炫富等不良风气,甚至成了一些人的生意经。这届年轻人敢于下手,为给“压岁钱”减负,只发小额红包图个喜庆,拜年礼也更注重实用性,主打一个理性消费、多陪家人,让春节的年俗回归本来的人伦亲情和美好祝愿。
果然当代年轻人过年,玩的就是与众不同。年轻人过得这种“新年”,着实让老一辈人有些看不懂。
老一辈人割舍不下的执念是,不论你身在何处、地位如何,不论是腰缠万贯还是囊中羞涩,只要一到春节,都不约而同踏上归途,只为那一份家的呼唤。于是传统、传承,便成了上一辈人对过年的主要表达。
年轻人则大不一样。从接过“年货置办权”开始,他们就按照自己的方式,给老年俗“上上新”,不仅让年货变得新鲜,也让传统的新年更具新意。这些所谓“整顿春节”的调侃,背后何尝不是代表了年轻人对春节的新思考。
近几年,吐槽春晚、排队相亲成为春节的常规项目,与上一代人相比,当代年轻人与春节的互动方式有了很大不同,年轻人期待着春节的蜕变,期待它新的形态、新的表达、新的价值。
于是,年轻一代不再局限于春节传统的庆祝方式,而是通过各种新兴的方式花式整活儿,每个人都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传递快乐。在这个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节日里,年轻人用一个个精心打造的过年新花样,给年味带来了新的趣味。
值得肯定的是,这届年轻人不仅注重满足自身的情绪价值需求,在“花式”整活中,也在尽力关照家人的情绪需求。有人过年送给父母一张老年大学通知书,希望爸妈在新的一年里快乐学习,把老年人的精神家园照顾得妥妥的;还有网友晒出自己追星父母的心愿,并立马安排了偶像签名照和定制抱枕,情绪价值一下就拉满了。
当年货不再是整齐划一的传统几大件,取而代之的是对每个家庭成员的“私人订制”,原来年轻人的“整顿”其实也可以这么贴心。

“花式”过年的背后是什么?我们该怎样来解读这场年轻人的“整顿”?

笔者认为,年轻人“花式”过年,表面上是一种率性的生活方式,是对传统习俗的不同解读,本质上,其实是农耕时代叙事与工业化城镇化叙事方式之间的碰撞。

春节是全体中国人以及世界华人一个极其重要的节日,也是凝聚中华民族血脉的一个重要纽带。在农耕文明时代,因为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资匮乏,只有在春节这样的日子,普通家庭才能享用到平时难以获取的生活资料。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以家庭为单位,以闭户的形式围坐在一起,灯火可亲,欢聚畅饮,即使是短暂的丰富,也足以成就人与人之间的链接,我们称之为门户庆祝。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春节虽然还是那个春节,但传统农耕时代的门户庆祝,逐渐被打破了。在此背景下,春节这样一个普天同庆的重要节日,具备了更丰富的内涵价值,有了更多元的表达形式,也让人们在节日交互中,收获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整顿”的背后,我们看到了年轻人不甚熟练地操办着年货,也看到了他们的温暖与体贴;看到了他们在市场上讨价还价,学会精打细算过日子,也看到了他们的蜕变与成长。

无论是离经叛道还是率性而为,透过年轻人“花式过年”现象,一直在变的其实只是“货”,始终不变的依然是亲情传递和文化传承,依然是那个“年”。

用户点评
    已显示全部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