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工智能来赶寒假作业,是科技助力还是依赖陷阱?
2025-02-11 06:43 阅读
光明日报
随着寒假的逐渐接近尾声,许多中小学生开始紧锣密鼓地赶起作业来。不出意外,很多孩子用起了最近大火的Deepseek、豆包等人工智能来作为“外援”。然而,这一现象也引发了担忧:是科技助力学习,还是制造了依赖陷阱?
人工智能助手,无疑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它能够快速提供准确的答案,解析复杂的题目,甚至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然而,正如任何技术一样,人工智能也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它能够帮助学生解决眼前的难题,但过度依赖也可能导致学生失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赶作业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只是简单地输入问题并等待答案,而没有真正理解和吸收知识,那么这种“学习”方式无疑是低效且有害的。
寒假作业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延伸,其目的不仅在于巩固和复习所学知识,更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过程中的思考和探索,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当学生们选择用人工智能来赶作业时,这一过程的本质就发生了改变。原本需要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现在只需要轻轻一点就能得到答案。虽然作业可能按时完成,但学生从中获得的成长和收获却大打折扣。
科技是助力学习的工具,而不是替代学习的手段。在使用过程中,学生必须保持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遇到难题时,可以先尝试自己解答,再利用人工智能进行验证和补充;或者将答案作为参考,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探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科技与教育的完美融合,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