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市新城镇:办好民生“微实事”, 绘就社区“幸福画卷”
民生所系,点滴皆重。近年来,井冈山市新城镇新城社区以党建为引领,聚焦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的问题,将群众身边的“小事”办成凝聚民心的“实事”,让红色基因在基层治理中焕发新活力。
反诈守护“微行动”
“多亏了谢师傅火眼金睛,我这养老钱才没打水漂!”居民陈女士攥着追回的现金,指着党群服务中心墙上的锦旗声音发颤。那惊心动魄的一幕仍历历在目:志愿者谢忠生像往常一样在市场巡查,发现“流动牙医”拉着陈女士躲进角落“谈价钱”,他佯装顾客凑近观察,听到“镶牙费要交定金2000元”时一边用当地方言稳住对方,一边悄悄联系派出所民警。两小时后,这个流窜三地的诈骗团伙被当场查获。
如今走进市场,戴红袖章、穿红马甲的志愿者已成风景——8个党员先锋岗每日巡查,智能广播循环播放反诈顺口溜。今年以来,已有8位摊主协助拦截诈骗,为群众守住“钱袋子”近万元。
敬老安置“暖心解”
“这门上新装的扶手,比儿女的手臂还牢靠!”93岁的谢月星老人摸着敬老院走廊的防跌扶手,眼里泛着泪光。三个月前,这个因阿尔茨海默病引发家庭矛盾的老人还蜷缩在家中,社区网格员谢丽艳入户走访时,发现老人腿上满是磕碰的淤青,社区邀请养老院院长上门评估,心理医生连续三天疏导家庭矛盾。七天后,当谢月星住进养老院时,女儿谢小英泣不成声:“医生经常给我爸上门体检,党员志愿者推轮椅带我爸在外面逛,连被角都掖得比我们仔细。”
市场升级“焕新记”
“现在的菜场亮堂得能照镜子!”每天清早来买菜的谢大妈指着改造一新的农贸市场连连赞叹。这座始建于90年代的老市场,曾因摊位杂乱、污水横流让居民避之不及,如今却成了新城社区的“明星地标”。
老市场的升级改造,正是因为社区从居民最急迫的诉求切入,行动迅速,办好民生实事。成立整治专项工作小组,广泛征求摊主和居民的意见建议;对农贸市场进行了全面整治,重新合理规划摊位布局,完善排水设施,增设垃圾桶,并安排专人负责日常清洁;组建党员“吉先锋”、志愿者服务队,定期轮流在市场巡逻,引导摊主规范经营等……
如今,走进农贸市场,只见摊位整齐有序,地面干净整洁,各类商品琳琅满目。“现在的农贸市场跟以前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在这里买菜,心情都舒畅多了。”居民谢大妈笑着说。而摊主们也对社区的服务工作赞不绝口:“社区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经营环境,我们肯定要好好配合,共同维护市场的秩序。”
从“小”处着手、“微”处落笔,新城社区用心倾听群众声音,倾力办好群众“关键小事”,形成了“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的闭环机制,让大家感受到了“党组织就在屋檐下”的温暖。(供稿:刘素琴 刘卫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