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物种在江西丨再添“稀客”!井冈山发现一全新蛾类物种

2025-04-03 16:47 阅读
井冈山发布

井冈山不仅是红色圣地,更是中国生物多样性的“诺亚方舟”,其生态环境复杂多样,孕育了无数珍稀物种,被誉为“绿色基因库”。近日,井冈山的密林深处又迎来一则重磅消息,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昆虫资源调查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之前未被辨识的全新蛾类物种。这一发现不仅为井冈山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再添“稀客”,也进一步丰富了昆虫图谱研究领域的内容。

 

此次发现源于江西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东北林业大学在井冈山地区联合开展昆虫资源调查。研究人员被疑似带纹拟夜蛾(Mimachrostia fasciata)的蛾类物种吸引。从外观上看,这种蛾类的形态特征与已知物种存在明显差异,研究团队迅速意识到,这可能是此前从未被记录的新物种。经过一系列严谨的研究、比对和分析,新物种被正式确认,并以发现地的地理位置将其命名为井冈山纹小夜蛾(Mimachrostia jinggangshana)。目前该新种有关研究成果已联合发表在动物分类学领域国际学术期刊《Zootaxa》上。

井冈山纹小夜蛾,雌雄触角均为线状,红褐色。头部、胸部及翅基片淡棕色。雄性前翅通常红褐色,前缘基部具深褐色斑块,沿前缘呈矩形或小三角形;内横线和外横线明显,深褐色,前缘处两线间具明显近倒三角形的深褐色斑;缘线明显,由一系列黑色脉间短线组成;肾状纹小,不明显,近椭圆形,米黄色;饰毛深褐色。雌性翅纹与雄性相似,但形态更为纤细,整体颜色较浅,呈淡棕色。后翅淡棕色,中室端斑模糊;缘线明显,深褐色;饰毛较长,棕色。

 

值得一提的是,井冈山纹小夜蛾与带纹拟夜蛾近似,外部形态上不易区分,但在雄性外生殖器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即井冈山纹小夜蛾第八腹板高度硬化,左侧较宽,右侧呈指状突起;第八背板也高度硬化,近矩形,前缘具两个短的刺状突起;抱器端钝圆,抱器内突相对较小。

“此次井冈山纹小夜蛾的发现并非偶然,它是井冈山长期坚持生态保护的成果体现。”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宋玉赞说道。多年来,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始终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严格执行森林资源保护政策,不断加强生态修复与管理,这片土地的生态系统得到了悉心呵护,生物多样性也得以持续发展。此次新物种的发现,也让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家底”愈发丰厚。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