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经济,何以赋能城市“出圈出彩”

2025-04-14 07:53 阅读
当代江西

南昌马拉松比赛。马悦/摄

“因为一场赛事,“种草”一座城市。”

近日,国家体育总局公布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工作入围城市名单,南昌榜上有名。南昌,这座因八一起义、滕王阁而闻名的红色之城、人文之城,积极投身于这场“赛事狂欢”。马拉松赛道上选手们奋力奔跑的身影,龙舟赛里此起彼伏的呐喊声浪,正在重新定义“英雄气质”。

体育赛事是如何赋能城市“出圈出彩”的?

千人横渡赣江活动现场。

 

01

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由此开启了大众体育消费的“狂飙”模式。例如,2022年北京冬奥会直接带动冰雪运动消费激增,仅2023年全国冰雪消费就怒冲3000亿元,雪场排队盛况堪比迪士尼,滑雪装备销售“火力全开”;2024年中超联赛商业赞助破50亿元,全年逾466万人次涌入赛场观赛,WTT乒乓球赛在成都的一次挥拍,带动3.8亿元消费,“赛事IP成就‘钞’能力‌”。‌

在大型赛事的“长尾效应”下,“运动装备经济学”强势崛起,瑜伽裤成行走的“社交货币”,马拉松跑者年均“氪金”过万,“双十一”运动户外直播间直接卖爆。

数据显示,我国体育产业规模从2014年的1.3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1万亿元。这波从政策端引爆的“运动多巴胺”,把体育消费变成全民刚需。

在这场体育赛事带动消费的热潮中,江西的表现堪称亮眼。2025年南昌赛事紧密,全年计划举办7场赛事,单3月就连轴开跑象湖、鄱阳湖、安义三场半马,“奔跑的南昌”成为这个春天英雄城的鲜明标识,预计带动文旅配套营收超7亿元。

九江在2023年一口气举办了中国青少年网球巡回赛、ITF国际网球大师赛等20多场赛事,7万+观众现场应援,带动经济增长超1亿。

赣南小城定南则靠着足球赛事成功“出圈”,一跃成为江西乃至全国知名的“足球之城”,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和球迷涌入定南,给当地旅游业注入动力活力,创造了2024年接待游客857.8万人次与实现旅游收入52.55亿元的亮眼数据……

定南县的小学生开展足球训练。詹继成/摄

 

02

从群众运动的“烟火气”到顶级赛事的“高级感”,赛事经济的火爆绝非偶然,它有一套“流量+情绪+场景”的爆款公式,撬动了万亿级产业大蛋糕。

赛事运动的流量制造。在流量时代,体育赛场不仅是竞技场,更是“流量制造机”,很容易就触发全民围观,形成“越关注越火爆,越火爆越受关注”的滚雪球效应。北京冬奥会期间,微博相关话题总讨论量高达3.46亿次,互动量11.1亿次,总阅读量更是达到惊人的4690亿次。这巨大的流量,让吉祥物“冰墩墩”预售直接爆单、开幕式羽绒服品牌被狠狠“种草”。顶级赛事凭借“硬核赛事内容+社交裂变传播”,成就“黄金广告位”,轻松点燃消费激情。

情绪价值的悦己满足。当下,体育消费被赋予全新内涵。‌健身环、飞盘、跑鞋等‌不仅是装备,更是“自律人设”“社交货币”和“情绪解药”。人们纷纷走进健身房上演“热辣滚烫”,更在小红书打卡分享自己的训练成果;周末去城市绿道骑行,或者约三两好友打一场酣畅淋漓的羽毛球,用运动拓展社交圈。入手一双限量跑鞋,是对努力生活的自我犒赏;报名一场高原徒步,是挣脱内卷、拥抱自由的大胆出逃;哪怕宅在家中玩上一把健身环,也能尽情释放压力。体育消费已然成了“悦己经济”的代名词。

“体育+”的跨圈融合。近年来,体育产业成为串联文化、旅游、美食等的媒介,因赛事拓展的消费场景接连“上新”。‌马拉松、村BA‌等热门赛事吸引全国乃至全球观众,激发了人们“跟着赛事去旅行”的热情,运动员及观赛人群原地“变身”游客,饱览城市风光。

除了旅游,非遗技艺、土特产品也被搬进了赛场,餐饮休闲、文化娱乐体验不断升级,大家聚在一起,边看比赛边“买买买”。如贵州“村BA”让深山“土货”搭上“电商快车”,让非遗苗族银饰工作室日进斗金,就连观众席的折耳根饮料都成了爆款。

2025年贵州“村超”开幕式现场。

 

03

当下,各地你追我赶,提出“以赛兴城”“以赛营城”“办赛就是办城”等理念,推动“赛事+”经济发展新模式。在赛与城的双向奔赴中,我们可多做些尝试。

甩掉“偶像”包袱,拥抱大众‌。举办赛事是为激发大众参与热情,因而不能总在竞技场上“端着架子”,应该放下身段多走“亲民路子”。社区足球赛在菜市场的烟火气中激情开踢,广场舞大赛在商场霓虹灯的映照下火热比拼,“村运”“村舞”“村BA”等“村字号”站在“风口浪尖”……‌

这种“下沉式办赛”直接降低参与门槛,让大爷大妈、社恐青年都能轻松找到自己的“运动搭子”,运动基因融入市井肌理。

跳出模板复制,深耕本土。赛事经济大热,但不可盲目跟风,一个劲儿堆赛事数量、扩办赛规模。前几年健身房疯狂扩张后频繁“爆雷”“跑路”的翻车现场还很“热乎”。体育赛事若想持续出圈,可挖人文基因,讲好“本地故事”。多唤醒城市记忆,少照搬赛事模板,不断强化差异化、增强记忆点,这是赛事经济长盛不衰的秘诀。

把这些元素巧妙融进赛事里,竞技场就有可能成为承载城市文化与精神的宝藏打卡地。消费者买的不只是“观赛权”,更像是抽到一张沉浸式体验城市灵魂的盲盒,处处有惊喜。

摒弃短期热度,打造赛事IP。如今,城市化进程从“野蛮生长”转向“精耕细作”,而顶级赛事IP营造对城市发展愈发重要。真正成功的赛事运营,不是只图一时热闹,赚一波快钱,而需以战略眼光步步为营。伦敦泰晤士河上的亨利赛艇,历经百年,热度依然不减;上海连续举办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等顶级电竞赛事,塑造“全球电竞之都”新标签;南昌“英雄马”自2016年创办以来,已发展为全民运动盛会,屡屡刷新历史‌。

这些优质赛事IP持续为城市赋能,打造亮眼的“城市名片”,让很多人因为一场赛事,“种草”一座城市。(江鸣‌)

打开APP阅读全文
用户点评
    打开APP,查看更多评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打开APP
    前往,阅读体验更佳
    取消
    ×
    问政江西小程序
    长按进入,阅读更多问政江西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