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时评:守正创新,让江西书院文化绽放“时代光彩”
千年文脉,钟灵毓秀。江西,素有“文章节义之邦”之美誉,书院文化在这里生根发芽、绵延千年。从白鹿洞书院的“学达性天”到鹅湖书院的“千古一辩”,江西书院让人感受到生生不息的文化脉动。
“顾书院之盛,惟西江最。”书院不仅是教育的场所,更是文化的精神高地。从历史来看,书院是古代集讲学、藏书和育才于一体的机构,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书院文化作为赣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其兴盛推动了江西文化的繁荣,塑造了江西人的文化性格,也见证了江西文化的辉煌。
书院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份弥足珍贵的瑰宝,它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份文化象征。时至今日,如何赓续书院文化,推进书院文化现代转化,成为江西建设文化强省进程当中的一道“必答题”。这就需要全省各地立足书院文化优势,深度挖掘时代价值,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推进书院文化现代转化,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既需要保护、传承,更需要与时俱进地创新、转化、活化。一方面,要牵住体制机制的“牛鼻子”,应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合作机制。各地要深入开展对书院文化资源普查,采取强有力措施保护现存书院遗址。同时,要加强对书院文化教育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健全管理与运行机制,明确“责任表”“施工图”,全面绘就共同保护书院文化的“最大同心圆”。另一方面,要挖掘书院的价值,丰富宣传形式,提升江西书院文化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譬如,以现有书院进行文旅布局,可设计多条集观光、读书、教学、绘画、休养、考古、观赏为一体的书院文旅IP景点线路,让人们在这里修习学业、修养身心、徜徉山水、陶冶情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得到熏陶与滋养,真正让书院文化“活起来”。
江西,这片孕育了无数文人志士的土地,不仅因青山绿水而闻名,更因其悠久的书院文化而独具魅力。赓续和发扬书院文化,需要心怀敬畏、精心呵护。只要持续发掘并激活这一丰富资源,守正创新、形成合力,就定能让灿若星辰的书院文化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时代光彩。
(大江时评特约评论员王丽君)